AI监视式定价引争议:美国会拟立法划清伦理界线

1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浪潮中,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正如硬币的两面,AI在带来效率与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伦理与法律层面的深思。近日,美国国会众议员格雷格·卡萨尔(Greg Casar)和拉希达·特莱布(Rashida Tlaib)联合提出了一项名为《停止AI价格欺诈和工资操纵法案》的议案,旨在禁止企业利用AI进行“监视式”的价格或工资设定,以提高利润率。这一举动无疑在AI技术应用的伦理边界上划下了一道清晰的界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AI定价:潘多拉魔盒的开启?

达美航空(Delta)宣布扩大一项AI测试,该测试通过客户的个人数据来设定不同的价格,这一举动被批评者视为可能终结廉价航班的开端。议员们迅速采取行动,试图禁止他们认为的掠夺性监视定价。卡萨尔和特莱布议员的法案,直接禁止公司使用“监视式”定价或工资设定来增加利润。这意味着,企业不得利用AI根据客户对产品的迫切程度或愿意支付的最高金额来抬高价格,也不得根据员工的财务状况、个人关系和人口统计数据来降低工资。

特莱布议员严厉斥责那些利用AI“剥削”处于“绝望”境地的工人的企业,并特别点名了那些根据司机“接单模式”降低工资的配送服务公司,以及那些基于“算法操纵竞价战”而非实际工作任务来确定护士工资的医疗保健公司。议员们还特别提到了达美航空,警告称其AI定价计划可能会加剧美国的“可负担性危机”,导致许多美国人难以负担基本生活用品。

达美航空对此回应称,他们将与参议员沟通,解释其AI定价策略。达美航空否认其AI系统使用个性化数据进行个体定价,而是声称该系统依赖AI来预测特定航班的需求、适应新兴市场条件(如航空燃油成本),并考虑各种未公开的变量。然而,客户购买行为、客户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报价等因素,也可能会影响AI的定价,这可能被议员和批评者解读为个体化定价。

达美航空坚称,他们从未、正在测试或计划使用任何基于个人信息提供个性化报价的产品。他们表示,市场力量驱动着动态定价模式,而新技术只是简化了这一过程。达美航空始终遵守有关定价和披露的法规。

“监视式”定价:巨头们的游戏?

除了达美航空,其他被指控“从事监视式定价”的公司包括亚马逊(Amazon)和克罗格(Kroger)等行业巨头,以及一款被爆出在客户手机电量低时收取更高费用的打车应用。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Public Citizen”对该法案表示支持,并敦促国会通过该法案,划清界限:公司可以提供折扣和公平的工资,但不能通过监视人民来实现。

“Public Citizen”认为,基于监视的价格欺诈和工资设定是剥削性行为,会加剧不平等,剥夺消费者和工人的尊严。

AI定价:一场“全面危机”?

早在今年一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就向包括万事达卡(MasterCard)、Revionics、Bloomreach、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Task Software、PROS、埃森哲(Accenture)和麦肯锡(McKinsey & Co)在内的八家公司发出了信息请求,这些公司均涉足提供AI定价服务的“影子市场”。这些公司证实,他们已向至少250家公司提供服务,这些公司销售的商品或服务范围从杂货店到服装零售商。

FTC的调查结果显示,这种做法的广泛采用可能会从根本上颠覆消费者购买产品和公司竞争的方式。反垄断监督机构“美国经济自由项目”(American Economic Liberties Project)指出,自疫情时代在线购物激增以来,食品杂货价格上涨了26%,这与旨在从消费者身上榨取最后一分钱的新技术不谋而合。该机构敦促议员们支持禁止AI监视定价的立法,认为这有助于恢复公平、透明和可预测的定价。否则,当每个消费者被收取不同的价格时,就不存在所谓的划算交易。

对于可能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成为AI监视对象的消费者和工人来说,该法律提供了通过州政府、FTC和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提起诉讼的途径。任何违规行为都可能迫使公司偿还AI系统推荐的任何不公平交易中的差额,或支付3000美元(以较高者为准)。故意违规行为可能会使应付赔偿金增加三倍。

卡萨尔议员强调,不应允许大型企业利用通过监视获得的个人数据来抬高价格或降低工资。他警告说,这个问题只会变得更糟,国会应采取行动,防止这演变成一场全面的危机。

法案前景:共和党的阻力?

目前尚不清楚民主党人能否赢得足够多的共和党支持以通过该法案。值得注意的是,共和党籍的FTC委员投票反对发布概述对AI监视定价和工资设定潜在担忧的报告。在他们的异议中,委员安德鲁·弗格森(Andrew Ferguson)和梅丽莎·霍利约克(Melissa Holyoak)认为,该报告发布为时过早,并批评拜登即将卸任的FTC将该机构“赤裸裸地”政治化,并采取了分享初步调查结果摘要的“前所未有”的举措。

然而,他们也同意,当最终报告准备就绪时,美国公众和国会将肯定会重视委员会最终了解和分享的内容,即消费者的私人数据是否以及如何被用于影响他们的钱包,尤其是在考虑我们国家隐私法未来的情况下。

AI伦理:科技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平衡

《停止AI价格欺诈和工资操纵法案》的提出,不仅仅是对AI技术滥用的一种回应,更是对科技发展与社会公平之间平衡关系的一次深刻反思。在全球范围内,随着AI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类似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也层出不穷。如何确保AI的应用符合伦理规范,不侵犯个人隐私,不加剧社会不平等,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案例分析:AI在零售业的应用

以零售业为例,AI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商品定价、库存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通过分析大量的销售数据、客户行为数据和市场趋势数据,AI可以帮助零售商更精准地预测需求,优化库存,制定更具竞争力的价格策略。然而,如果零售商利用AI收集和分析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并根据其消费习惯、支付能力等因素进行差异化定价,就可能构成价格歧视,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例如,一家在线零售商可能会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地理位置、设备类型等信息,判断其对某一商品的购买意愿和支付能力,从而在不同的用户面前展示不同的价格。这种“千人千价”的策略,虽然可以提高零售商的利润,但也可能引发消费者的不满和抵制。

数据佐证:AI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除了价格欺诈,AI在就业市场上的应用也引发了广泛的担忧。一些企业利用AI进行招聘、薪酬管理和绩效评估,虽然可以提高效率,但也可能导致就业歧视和工资不平等。例如,AI招聘系统可能会因为算法的偏见,对某些特定性别、种族或年龄的求职者产生歧视。

有研究表明,AI在薪酬管理方面的应用,可能会加剧男女之间的工资差距。由于AI算法往往基于历史数据进行学习,如果历史数据中存在性别歧视,AI算法也会继承这种偏见,导致女性员工的工资低于男性员工。

行业建议:构建负责任的AI生态

为了应对AI带来的伦理和法律挑战,我们需要构建一个负责任的AI生态。这需要政府、企业、学术界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1. **加强监管:**政府应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规范AI技术的应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个人隐私。例如,《停止AI价格欺诈和工资操纵法案》就是一个积极的尝试。政府还应加强对AI算法的审计和监管,确保其公平、公正和透明。
  2. **企业自律:**企业应树立伦理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利用AI进行价格欺诈和就业歧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企业还应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公开透明地告知AI的应用方式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3. **技术创新:**技术开发者应注重AI算法的公平性和可解释性,避免算法偏见和歧视。技术开发者还应积极探索新的技术手段,例如联邦学习、差分隐私等,以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
  4. **公众参与:**消费者应提高对AI技术的认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消费者可以通过投诉、举报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消费者还可以参与到AI伦理的讨论中,为构建负责任的AI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

《停止AI价格欺诈和工资操纵法案》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对AI伦理的关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AI伦理规范,确保AI技术能够真正服务于人类,而不是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AI的潜力,实现科技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