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I共创到法庭对峙:马斯克与奥特曼关系破裂的深层剖析

1

AI巨头恩怨升级:马斯克与奥特曼的十年纠葛与法律战火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涌现出诸多创新,但随之而来的,是行业领军人物之间的激烈竞争与复杂关系。其中,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与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这对曾共同创立OpenAI的昔日伙伴,正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明争暗斗,其影响力远超个人恩怨,深刻塑造着AI产业的未来格局。从公开的社交媒体交锋到隐秘的法庭对峙,他们的矛盾不仅揭示了技术发展路径的分歧,更暴露了在巨大商业利益和愿景冲突下的权力博弈。

马斯克与奥特曼的AI之争

历史渊源:AI合作的起点与初现裂痕

马斯克与奥特曼的合作始于2015年7月的一次晚餐,双方共同的愿景是创建OpenAI,一家旨在开发通用人工智能(AGI)并确保其造福全人类的非营利组织。马斯克当时对谷歌等商业公司主导AI发展深感忧虑,认为它们缺乏公共利益的驱动力。然而,最初的合作火花很快就被组织结构和发展方向的分歧所取代。

六个月后,首次摩擦浮现。奥特曼力主OpenAI保持非营利性质,而马斯克则认为这并非“最优选择”。尽管马斯克最终接受了这一结构,并以成员身份及董事会联席主席的身份加入,但种子已然埋下。2016年,当OpenAI与微软达成一项协议,以“大幅折扣”获取计算资源,条件是公开推广微软产品时,马斯克再次表达了强烈不满,称此举让他“作呕”,认为这是一种“营销手段”,与非营利组织的初衷相悖。

关系破裂的转折点:权力与控制的争夺

真正的重大分歧发生在2017年。OpenAI开始考虑引入营利性实体,以吸引更多投资。马斯克此时提出了一个关键要求:他希望完全掌控新的营利性实体,并担任CEO。然而,包括奥特曼在内的其他创始人拒绝接受这种“AGI独裁”,认为由马斯克一人主导将与OpenAI最初的开放和合作精神相悖。这一提议的失败激怒了马斯克,他威胁要退出OpenAI,甚至一度提出将OpenAI出售给特斯拉,将其作为特斯拉的“摇钱树”,以便为AI研究提供资金。但奥特曼及其他创始人对此仍持保留态度,不愿让马斯克控制OpenAI,最终导致马斯克在2018年与OpenAI彻底分道扬镳。

马斯克对于这段历史的叙述略有不同。他声称,自己是在奥特曼等人施压下才“短暂考虑”利用特斯拉作为OpenAI的“摇钱树”,并指责奥特曼曾提出“快速致富方案”,包括发行加密货币,他认为这将损害OpenAI的信誉。尽管双方对细节各有说法,但核心矛盾指向了对OpenAI未来方向和控制权的深刻分歧。

从盟友到对手:公开对抗的升级

马斯克离开OpenAI初期,双方关系虽然紧张但相对友好。他甚至在奥特曼于2019年担任CEO并创建有限营利实体后,仍然向OpenAI捐款。然而,随着ChatGPT在2022年11月发布并取得巨大成功,马斯克与OpenAI的关系迅速恶化,公开对抗全面升级。

OpenAI指控马斯克在其退出后未能接受OpenAI的成功,并启动了一场“长达数年的骚扰活动”,旨在削弱OpenAI的业务,为他自己的AI公司xAI扫清障碍。这场骚扰活动采取了多种形式:

  1. 策略转变与双重标准:最初,马斯克将OpenAI贬为“无关紧要”,预测其“必然”失败。随后,他又突然转变立场,成为“暂停通用AI开发六个月”的倡导者,声称任何“比OpenAI刚刚发布的GPT-4更先进的模型”都对社会和人类构成“深刻风险”,这被OpenAI解读为意在阻止其发展。
  2. 秘密建立竞争对手:在呼吁暂停AI开发的背景下,马斯克却在2023年3月秘密筹建了自己的AI公司xAI,并未对外公布。
  3. 信息窃取与公开指责:在未能通过暂停呼吁阻碍OpenAI后,马斯克要求获取OpenAI的“机密商业敏感内部文件”,声称是为了“确保OpenAI不被微软利用或腐蚀”。然而,仅仅两周后,他便在电视上公开暗示OpenAI与微软的合作“不当”。

这些行动最终在2023年7月马斯克正式宣布xAI成立后达到高潮。此后,他利用法庭诉讼和精心策划的媒体宣传,以及他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X,进一步加剧了对OpenAI的攻击。

法律战线:诉讼与反诉的复杂局面

马斯克的骚扰活动不仅限于公开言论,更演变为复杂的法律战。他于2024年提起诉讼,指控奥特曼和OpenAI“愚弄”了他,通过利用他对人工智能潜在危险的人道主义担忧,诱导他捐赠了4400万美元,并声称奥特曼背叛了OpenAI最初的非营利承诺,追求个人利益。

作为回应,OpenAI在法庭上提出反诉,指控马斯克策划了一场“不法”且“不懈”的骚扰活动,旨在损害OpenAI的业务。OpenAI声称,马斯克无法容忍自己曾放弃的企业取得成功,因此不惜一切代价打击OpenAI,为xAI主导AI行业铺平道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指控是,马斯克在2025年2月强迫OpenAI接受一次“虚假收购要约”,并故意将要约细节泄露给媒体,以虚高OpenAI的估值,并恐吓投资者。OpenAI坚称,马斯克从未打算收购OpenAI,其目的只是为了误导公众,从而削弱OpenAI在生成式AI产品方面的领先地位。

在一项裁决中,美国地区法官伊冯娜·冈萨雷斯·罗杰斯(Yvonne Gonzalez Rogers)驳回了OpenAI驳回马斯克索赔的动议,但允许OpenAI就马斯克的“骚扰活动”进行反诉。法官指出,双方在论点上均有自相矛盾之处,谴责了“双方明显的策略性操弄”。然而,对于OpenAI提出的“虚假收购要约”可能损害其业务的指控,法官认为足以构成不公平或欺诈性商业行为的诉求。目前,马斯克提出的主要诉讼将于2026年3月30日进行陪审团审判,此后OpenAI的反诉才能得到解决。

社交媒体战场:X上的口水战与反击

法庭上的交锋,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也有了最新的体现。本周,马斯克与奥特曼在X上的隔空对战再次升级。起因是马斯克威胁要起诉苹果公司,声称其App Store排名偏袒ChatGPT,而非xAI的Grok,这构成了“明确的反垄断违规”。

奥特曼随即在X上回应,称马斯克的指控“非同寻常”,并反讽道自己听说过马斯克“操纵X平台以利于自己公司,并损害竞争对手和不喜欢的人”的说法。马斯克在凌晨4点反击,称奥特曼的帖子获得了300万次浏览,远超他自己的许多帖子,尽管他的关注者是奥特曼的50倍,并斥责奥特曼为“骗子”。

奥特曼也毫不示弱,反驳说他的帖子浏览量可能只是“侥幸”,并嘲笑X平台在执行其所谓偏袒马斯克的议程时遇到了“技术问题”或“机器人干扰”。他更进一步,要求马斯克签署一份宣誓书,证明他从未指挥X算法的改变以损害竞争对手或帮助自己的公司,并表示如果马斯克签署,他将道歉。这被认为是奥特曼对马斯克迄今为止最直接和最具爆炸性的回击,标志着他不再满足于对马斯克咄咄逼人的言论采取温和回应。

事实上,奥特曼态度的转变早有迹象。在2022年ChatGPT发布后,马斯克曾警告AI的“危险”,当时奥特曼的回应尚显谨慎。2024年马斯克用Grok嘲讽GPT-4时,奥特曼选择沉默。然而,当马斯克在X上嘲笑OpenAI与美国政府合作的5000亿美元“星门计划”(Stargate Project)缺乏资金时,奥特曼首次做出强硬反击,不仅否认了资金不足的说法,还讽刺马斯克作为“政府效率部门”的新角色应“把美国放在第一位”。这表明,奥特曼对马斯克的忍耐已达到极限,并开始主动出击,争夺公共叙事的控制权。

AI产业格局与未来展望

马斯克与奥特曼之间的这场恩怨,超越了简单的个人冲突,深刻反映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深层矛盾。它不仅是关于商业利益和市场份额的争夺,更是关于AI技术应如何被开发、谁来控制以及如何确保其符合公共利益的根本性辩论。两家公司在法庭上的对峙,以及两位领导人在社交媒体上的唇枪舌战,都在不同层面影响着AI行业的透明度、竞争态势和伦理走向。

这场斗争也揭示了科技巨头在塑造新兴技术时的巨大影响力。无论是OpenAI的“开放”愿景,还是xAI的“理解宇宙真实本质”的使命,都裹挟着对未来AI霸权的争夺。随着发现阶段和专家证词的深入,这场纠纷的每一个进展都将成为AI行业关注的焦点。最终,法院的裁决不仅将决定两家公司的命运,更可能为未来AI公司的治理结构、知识产权归属以及如何在营利与公共利益之间取得平衡设定重要的法律先例。无论结局如何,马斯克与奥特曼的传奇对决,无疑将成为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持续引发业界对创新、竞争与道德边界的深刻思考。

在高度竞争的AI赛道上,类似这样的技术领导者之间的分歧和法律纠纷,往往会促使行业在技术创新和政策法规方面不断演进。未来,监管机构可能需要更清晰地界定AI公司的营利模式、数据使用以及市场行为,以防止出现潜在的垄断或不公平竞争。同时,企业也将被要求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和透明度。这场AI双雄之战,无疑是推动行业走向更成熟、更规范发展的重要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