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版权诉讼浪潮:Anthropic案例如何定义智能产业的未来边界?

1

AI版权诉讼:产业的“金融浩劫”与创新桎梏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AI)产业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版权集体诉讼风暴。针对AI公司Anthropic的巨额诉讼,被业界视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版权集体诉讼案,其潜在影响可能“金融性地摧毁”整个AI行业。此次诉讼源于三位作者对Anthropic AI模型训练中未经授权使用其作品的指控,涉及高达700万潜在索赔人,每件作品可能面临15万美元的法定赔偿,累计金额恐达数千亿美元。

Anthropic已向联邦上诉法院提出上诉,质疑地区法院法官威廉·阿尔苏普在认证集体诉讼时未能进行“严格分析”,而是基于其“50年”的经验作出判断。Anthropic认为,这一仓促的集体诉讼认证使其在短短四个月内面临数百亿美元的潜在损害赔偿,可能迫使其选择和解而非坚持有效的法律辩护,从而开创一个危险的先例。该公司强调,地区法院的错误判决不应决定像Anthropic这样颠覆性AI公司的命运,更不应左右整个生成式AI(GenAI)行业的未来。

包括消费技术协会(CTA)和计算机与通信行业协会(CCIA)在内的多个行业组织,均对Anthropic表示支持。他们在法庭文件中警告称,地区法院的集体诉讼认证“不仅对一家AI公司,而且对整个新兴AI产业和美国在全球的技术竞争力造成巨大损害”。这些组织指出,允许AI训练案例中的版权集体诉讼将导致版权问题悬而未决,并助长索赔人强制达成巨额和解的风险,最终将扼杀AI领域的投资。它们进一步强调,如此巨大的潜在责任将对Anthropic产生极大的强制和解压力,如果美国因诉讼而阻碍投资,其在AI发展中的全球领先地位恐将不保。

堆满书籍

集体诉讼模式下的版权归属复杂性

行业组织与Anthropic一致认为,版权诉讼通常不适合集体诉讼模式,因为每位作者都必须独立证明其作品的所有权。支持Anthropic上诉的还有代表作者、图书馆和数字权利团体的倡导者,包括作者联盟、电子前沿基金会、美国图书馆协会等。他们指出,此前Google图书案的经验表明,证明所有权绝非易事。

在Anthropic案中,作者倡导者批评阿尔苏普法官在未进行实质性调查的情况下,便对诉讼中涉及的700万本书籍进行了笼统判断。法官据称“几乎没有对实际成员、书籍类型、作者身份、可能适用的许可类型、权利人利益或其是否支持集体代表立场进行有意义的探究”。这种做法忽视了“数十年的研究、国会的立法尝试以及美国版权局众多旨在解决海量书籍权利确定挑战的调查”,反而期望作者和出版商能够轻松“找到最佳方式追回损失”。

然而,现实情况远非如此简单。例如,现已解散的出版商可能使部分涉案书籍的所有权问题更加复杂。权利人如果仅拥有一部作品的部分权利,如学术著作中的某一章节或插图,其权益将如何界定?法院甚至未考虑“如何处理已故作者及其文学遗产由多方分割的权利问题”。此外,大量的“孤儿作品”使得“识别权利人以解决所有权问题变得不可能”。若集体诉讼继续推进,各方警告称法院可能需要进行“数百场小型审判来厘清这些问题”。

阅读的场景

此外,部分作者甚至可能无法得知诉讼的存在。法院建议的通知方案要求“集体索赔人自行通知其他潜在权利人”,这显然忽略了此前Google在最大规模图书作者案件中,仅为识别权利人并进行赔付就耗费了3450万美元设立“图书权利登记处”的成本。各方警告称,这种草率的通知方式使得那些可能从未听说诉讼,或者本会选择不同方式进行诉讼的作者处于不利境地,这“不足以解决集体形成中根本的公平问题和缺席集体成员的正当程序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作者和出版商在AI问题上“已经存在分歧”,这可能使案件进一步复杂化。例如,如果代表合法所有者(通常是出版商)的一方希望加入诉讼,而实际受益所有者(通常是作者)不愿加入,便会产生矛盾。简而言之,倡导者认为,“没有现实途径以共同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尽管地区法院认为Anthropic下载所有书籍这一行为存在共同问题。作者最终可能因寻求强制和解的路径,而使AI训练中使用受版权保护材料的法律不确定性持续存在。

法律框架的缺失:生成式AI发展面临的深层矛盾

此案的特殊重要性在于,它涉及“将受版权保护作品用于”生成式AI的合法性问题,而这正是数亿研究人员、作者和其他人正在使用的变革性技术。地区法院仓促认证集体诉讼的决定代表着一种“死亡丧钟”情景,意味着影响数百万作者与AI相关的重大问题可能永远无法得到充分解决。这揭示了当前法律框架与AI技术飞速发展之间的深刻矛盾。

生成式AI的核心能力在于从海量数据中学习并生成新内容。这些训练数据往往包含大量受版权保护的作品。然而,现行版权法对于“训练数据的使用”是否构成“合理使用”或“侵权”尚无明确界定。这种法律真空不仅让AI开发者如履薄冰,也让内容创作者感到权益受损。当不确定性弥漫时,创新动力自然会减弱,企业在投入研发和市场拓展时将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和不确定性,这无疑是阻碍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探索的关键因素。

寻求平衡:未来AI版权治理的路径探索

为了避免AI行业因版权诉讼而陷入停滞,各方需共同探索解决方案,以实现技术发展与版权保护的平衡。首先,建立明确且适应AI时代的许可框架至关重要。这可能包括开发新的许可模式,允许AI公司合法使用版权内容进行训练,并为创作者提供公平的报酬。其次,政府和立法机构应加快步伐,制定符合数字时代特征的版权法律,为AI技术的使用划定清晰的法律边界。这需要深入研究AI训练数据的性质、输出内容的原创性以及潜在的市场影响。

行业自律和技术解决方案也扮演着重要角色。AI企业可以共同制定行业标准,推广负责任的数据使用实践,并探索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对内容进行溯源和管理。例如,开发能够识别AI生成内容的数字水印或元数据,以区分原创作品和AI辅助创作,并为创作者提供归属权证明。国际合作同样不可或缺,因为AI技术和内容传播的全球性特点,要求各国共同应对跨境版权挑战,避免出现法律管辖的真空或冲突。

Anthropic案无疑将成为AI版权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式判例,其最终结果将深远影响整个AI行业的法律合规、商业模式乃至技术创新路径。构建一个既能促进技术发展又能保障创意价值的生态系统,需要所有利益相关方——包括AI公司、内容创作者、法律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参与,审慎思考,方能找到适应未来数字经济的共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