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AI换岗闹剧:澳洲最大银行缘何被迫召回45名员工?

1

AI浪潮下的就业挑战:银行自动化实践的审视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至各行各业,尤其在金融领域,AI被寄予厚望,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然而,在追求技术革新的道路上,一些机构也面临着意想不到的挑战与教训。近期,澳大利亚最大的银行——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CBA)的经历,便为全球金融界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案例,警示我们在拥抱AI的同时,必须审慎对待其对劳动力市场和社会责任的影响。

联邦银行的“AI优先”策略及其争议

今年早些时候,CBA曾高调宣布,计划用AI驱动的“语音机器人”取代其客户服务部门的45名员工。银行方面当时给出的理由是,部署AI机器人后,每周呼叫量显著减少了2000次,使得这些人工岗位变得冗余。这一举措与全球银行业普遍的趋势不谋而合,许多金融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利用AI自动化重复性任务,以优化运营。

然而,联邦银行的这一“AI优先”策略很快引发了争议。澳大利亚的主要金融服务工会(Finance Sector Union, FSU)对此表示强烈质疑。被解雇的员工向工会反映,银行的说法与事实严重不符。他们指出,在他们被告知岗位冗余并即将离职之际,实际的呼叫量不降反升,银行甚至不得不通过要求员工加班和调派管理人员协助接听电话来应对激增的客户需求。这种前后矛盾的局面,使得工会怀疑银行在利用AI作为幌子,掩盖其将部分工作外包至海外(例如印度)的真实意图。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

工会介入与真相浮现:一场被迫的“回拨”

面对银行与员工之间的巨大信息鸿沟,FSU迅速采取行动,将这起劳资纠纷提交至公平工作仲裁庭。在仲裁过程中,工会要求CBA详细解释这些岗位的冗余是如何判定的,并对银行在解雇员工的同时招聘类似职位的行为提出质疑。随着调查的深入,联邦银行最终承认了其评估中的重大失误。银行方面表示,他们“没有充分考虑到在员工被解雇期间发生的呼叫量增加会持续数月”。

CBA在仲裁庭上明确承认:“这个错误意味着这些职位并非冗余。” 这份承认无疑为工会取得了“巨大胜利”。银行的决策失误,不仅导致了员工的无谓解雇,也凸显了在自动化决策过程中,缺乏对真实运营数据和未来趋势的全面、审慎评估所带来的风险。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挑战,更是管理层对业务连续性和员工福祉责任的体现。

信任危机与组织责任:银行的道歉与员工的代价

在承认错误后,联邦银行向受影响的员工表达了歉意,并提供了多种选择:员工可以选择回到原来的岗位,寻求在银行内部的其他职位,或者接受离职赔偿。CBA的发言人向媒体表示:“我们向受影响的员工道歉,并承认我们应该更彻底地评估所需岗位。”

尽管银行方面及时作出了补救,但金融服务工会认为,“伤害已经造成”。这些员工在此期间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面临着失业带来的经济困境和不确定性。工会强调,CBA的反复无常为所有劳动者敲响了警钟,告诫我们“永远不能相信雇主会做对员工正确的事情”,并提醒变革随时可能发生,影响到每一个人。这起事件对员工士气和对雇主的信任度造成了长期损害,即使是返岗,也难以完全弥合信任裂痕。

AI在金融业的深远影响与审慎部署

联邦银行的案例并非孤立事件。彭博情报公司今年早些时候的一份报告估计,未来三到五年内,全球银行将因AI技术的普及而裁减多达2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后台、中台和运营部门受影响最大。这预示着AI对金融业劳动力市场的颠覆性影响才刚刚开始。CBA的经验表明,一些银行可能过于急切地推行AI计划,在未能充分理解其对业务和员工的潜在影响之前,就贸然解雇员工。这种“先裁员,后验证”的模式显然是不可持续且充满风险的。

尽管此次事件以CBA的“回拨”告终,但该银行并未停止其在AI领域的探索。就在上周,CBA宣布与OpenAI建立合作关系,旨在探索先进的生成式AI解决方案,以加强诈骗和欺诈检测,并为客户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此次合作中,CBA强调其目标是“投资于员工及其AI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支持客户”,并“在整个劳动力队伍中嵌入AI的负责任使用”。这表明银行在经历了此次风波后,对AI的部署策略进行了反思,并试图以更负责任的态度推动技术创新。

政策、伦理与未来展望:构建负责任的AI劳动力转型

联邦银行的案例无疑是AI时代劳动力转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揭示了企业在引入新技术时可能存在的评估偏差和管理漏洞,也凸显了工会在维护员工权益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金融服务工会目前仍在与联邦银行在公平工作委员会进行仲裁,焦点在于银行在引入AI决策时是否履行了其咨询义务。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企业、政策制定者和工会需要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更加负责任、更具包容性的AI劳动力转型框架。这包括:

  • 透明化评估与决策: 企业在引入AI替代人工时,必须进行彻底、透明的评估,并与员工及工会充分沟通。数据模型和预测结果应经得起推敲,并考虑到实际运营的复杂性。
  • 员工培训与再技能化: 投资于员工的AI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工作模式,而不是简单地解雇。AI应被视为增强人类能力而非完全取代的工具。
  • 建立伦理准则与监管框架: 针对AI在就业领域的应用,需要建立明确的伦理准则和监管框架,确保AI的部署符合社会公正原则,并保障劳动者权益。
  • 加强劳资协商机制: 工会应在AI决策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确保员工的声音被听取,并在技术变革中获得公平的待遇和保障。

联邦银行的经历是一个警示,也是一个契机。它提醒所有机构,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人的价值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样不容忽视。只有在技术进步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平衡点,AI才能真正为社会带来积极、可持续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