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寻找真相始终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一传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型语言模型的"幻觉"、语音深伪,以及如今日益普及的视频深伪技术,都在不断模糊事实与虚构的界限,让全球范围内的不良行为者能够轻易地将记录在册的事件贬低为"假新闻"。
政治领域的深伪危机
在众多领域中,政治可能是受深伪技术威胁最严重的。政治深伪音频和视频可以让任何政客说出或看似做出任何事情。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最高级别的民选官员有特殊的责任,以身作则,展示寻求真相的行为和负责任的AI使用。
然而,当通过发布政治对手的深伪视频,称他们为"一群觉醒的狗屎",同时背景播放马里亚奇音乐,来破坏预算僵局谈判时,谁还需要承担责任?哦,我还没提到假胡子或CGI宽边帽吗?
特朗普深伪视频事件分析
周一晚上,这位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情报收集系统的美国总统,在他的真相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段35秒的AI生成视频,充满了粗俗的侮辱、种族色彩和荒谬的阴谋论。该视频针对的是两位最近正与特朗普会面,讨论可能达成资助政府协议的民主党领导人。这种视频显然是让人们同意你的糟糕方式,但显然,AI生成的侮辱才是真正的"交易艺术"。
在视频中,深伪版的参议员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D-NY)发表了一段超现实的独白,而他的同事众议员哈基姆·杰弗里斯(Hakeem Jeffries,D-N.Y.)则戴着宽边帽旁观。
深伪技术现已常态化于政治话语中。
《纽约时报》以相当平淡的方式描述了这段视频,称"参议员查克·舒默的声音被扭曲,发表了包含'没有人再喜欢民主党人'一行的亵渎性言论。"虽然这种描述是准确的,但它有" sane-washing"(将极端行为合理化)的风险,淡化了对AI目前被用于绝对疯狂和分裂性目的的认识。以下是完整的引述:
"听着,伙计们,没有拐弯抹角的余地了。没有人再喜欢民主党人了。由于我们所有的觉醒跨性别狗屎,我们已经没有选民了。甚至黑人都不再想投我们的票了。就连拉丁裔也讨厌我们。所以我们需要新选民。如果我们给所有这些非法移民免费医疗保健,我们也许能让他们站在我们这边,让他们为我们投票。他们甚至不会说英语,所以他们不会意识到我们只是一群觉醒的狗屎,你知道,至少在他们学会英语并意识到他们也讨厌我们之前。"
当然,在美国非法居住的人不能在联邦或州选举中投票,而且几乎从未这样做过。例如,2024年佐治亚州由共和党人进行的审计发现,"该州820万登记选民中有20人不是美国公民"——其中11人尽管已登记但没有投票历史。
深伪技术的政治化使用
特朗普的深伪视频不仅仅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AI技术被政治化使用的典型案例。这种使用方式有几个令人担忧的方面:
- 政治攻击工具:深伪技术被用来制造看似真实的政治对手的负面言论,破坏其公信力。
- 仇恨言论传播:视频中的内容充满了针对特定群体的仇恨言论,加剧社会分裂。
- 政治谈判破坏:在关键的政治谈判期间发布此类内容,显然是为了破坏对话进程。
- 虚假信息正常化:通过将深伪技术用于政治目的,这种行为正在将虚假信息正常化,降低公众对政治言论的信任度。
深伪技术对民主的威胁
深伪技术对民主制度构成了多层次的威胁:
1. 信息真实性危机
在信息真实性已经岌岌可危的时代,深伪技术为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工具。"谎言能跑半个世界,而真相还在穿鞋"这句话(常被错误地归因于马克·吐温)实际上有着漫长而模糊的历史,许多人仍然不知道。
2. 政治极化加剧
深伪视频通过传播极端和分裂性言论,加剧了政治极化。当政客们使用这类工具攻击对手时,他们实际上是在鼓励政治对话的进一步恶化,使得妥协和理性讨论变得更加困难。
3. 选举诚信受损
随着选举临近,深伪技术可能被用来制造虚假的候选人声明或事件,直接影响选举结果。这种对选举诚信的威胁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4. 公众信任崩塌
当最高级别的政治人物使用深伪技术时,它传递了一个危险的信息:真相不再重要。这可能导致公众对所有政治信息的信任崩塌,使民主制度的基础受到侵蚀。
AI监管的缺失
面对深伪技术的政治化使用,当前的AI监管框架显得捉襟见肘:
- 法律滞后:现有法律往往难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对深伪技术的监管不足。
- 执行困难:即使有相关法律,执行也面临技术鉴定、跨国管辖等困难。
- 政治意愿不足:政治人物可能不愿意对可能影响自身利益的AI技术进行严格监管。
- 国际协调缺乏:深伪技术是全球性问题,但缺乏有效的国际协调机制。
应对策略与解决方案
面对深伪技术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多层次的应对策略:
1. 技术解决方案
- 深伪检测技术:开发和部署能够识别深伪内容的技术工具。
- 内容认证系统:建立数字内容来源和完整性的验证机制。
- AI伦理框架:制定AI开发和使用的行为准则,特别是针对政治内容。
2. 法律与政策
- 制定专门法律:针对深伪技术的政治使用制定专门的法律。
- 平台责任:要求社交媒体平台对深伪内容的传播承担责任。
- 透明度要求:要求政治广告和内容明确标注AI生成的内容。
3. 教育与媒体素养
- 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深伪技术的认识,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 媒体素养项目:在学校和社区开展媒体素养教育,教授人们如何识别虚假信息。
- 事实核查机制:支持和发展独立的事实核查机构。
4. 行业自律
- 科技公司的责任:科技公司应承担社会责任,限制深伪技术的滥用。
- 政治伦理规范:制定政治人物使用AI技术的行为准则。
- 行业合作:促进科技公司、媒体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案例分析:深伪技术的全球影响
特朗普的深伪视频事件并非孤立,而是全球范围内深伪技术政治化使用的一个缩影。以下是一些其他案例:
- 2020年选举期间的深伪视频:多位政治人物的深伪视频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引发争议。
- 国际政治中的深伪使用:一些国家被指控使用深伪技术传播针对他国的虚假信息。
- 企业领域的深伪滥用:企业高管和名人的深伪视频被用于敲诈和诽谤。
这些案例表明,深伪技术的威胁已经超越了国界,需要全球性的应对策略。
未来展望
面对深伪技术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信息时代的民主治理模式:
- 技术发展与伦理平衡: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必须确保其符合伦理标准。
- 民主制度的适应性:民主制度需要适应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加强韧性。
- 全球治理框架:建立全球性的AI治理框架,应对跨国技术挑战。
- 公众参与:在AI治理中纳入公众参与,确保技术发展方向符合社会利益。
在这样一个世界里,真相最不需要的就是被倾倒的AI垃圾。然而,我们正处在这个现实中。深伪技术的政治化使用不仅威胁着政治诚信,更威胁着民主制度的基础。我们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建立有效的防护机制,防止AI技术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保护信息生态系统的健康。
结论
特朗普发布深伪视频的事件是一个警示信号,提醒我们AI技术正在被用于破坏政治话语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技术、法律、教育和行业自律的多管齐下,共同应对深伪技术带来的威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技术进步不会以牺牲民主价值为代价,维护信息时代的真实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