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意义:让句子在记忆中长存的科学奥秘

2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接触无数句子,但哪些会真正留在我们的记忆中?MIT认知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给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具有独特意义的句子比普通句子更容易被准确记忆。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人类记忆系统的工作机制,还为理解我们如何形成和检索记忆提供了全新视角。

记忆的奥秘:从词到句

"Homer Simpson is hungry, very hungry." 和 "These mosquitoes are — well, guinea pigs." 如果你必须在几分钟后回忆这些句子,哪一个更容易被记住?根据MIT的研究,答案很可能是后者。

这项研究由MIT认知科学家Evelina Fedorenko教授领导,研究团队发现,句子的意义而非其他特征是决定其记忆价值的关键因素。这与传统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许多人可能认为句子的视觉特征(如长度、结构)或词语本身才是记忆的关键。

"人们可能会认为记忆句子时,所有因素都与句子的视觉特征有关,但我们发现情况并非如此。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是确定了是与意义相关的空间使句子变得难忘,"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现为哈佛大学Kempner研究院研究员的Greta Tuckute博士解释道。

独特意义的记忆优势

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假设:具有独特意义的句子——如"橄榄油适合晒黑吗?"——存储在大脑中不那么拥挤的空间,而那些意思几乎相同的句子则不会占用这部分空间。他们认为,意义相似的句子最终会密集地堆积在一起,因此后续更难被自信地识别。

"当你编码具有相似意义的句子时,该空间中存在特征重叠。因此,你编码的特定句子不链接到一组独特的特征,而是链接到可能与其它句子重叠的许多特征,"Fedorenko教授解释道。

记忆与意义关系图

图:MIT认知科学家研究发现,能在记忆中停留更久的句子是那些具有独特意义的句子,使它们从你之前见过的句子中脱颖而出。

研究方法与发现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团队收集了2500个句子,这些句子来自公开数据库,包含小说、新闻文章、电影对话等来源的文本,且每个句子恰好包含六个单词。

研究人员向每位参与者随机展示约1000个句子(包括一些重复句子),要求他们在看到之前见过的句子时按下按钮。研究共有500名参与者。

分析结果显示,最容易被记住的句子包括"Homer Simpson is hungry, very hungry"和"These mosquitoes are — well, guinea pigs"等。这些句子与通过大型语言模型Sentence BERT评估出的具有独特意义的句子高度吻合。

Sentence BERT能够生成句子级别的表示,可用于判断句子之间的意义相似性。该模型为每个句子提供了基于其与其他句子语义相似性的独特性分数。

研究团队还使用了一个基于句子中单个词语平均记忆性来预测记忆性的模型。这个模型在预测整体句子记忆性方面表现相当不错,但不如Sentence BERT。这表明,句子的整体意义——超越单个词语的贡献——决定了它将有多难忘。

从词到句:记忆研究的延续

这项研究是MIT记忆研究系列的延续。2011年,现为MIT高级研究科学家和MIT-IBM Watson AI实验室主任的Aude Oliva展示了并非所有项目都平等:某些类型的图像比其他图像更容易记忆,人们对哪些图像记忆最好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在那项研究中,Oliva和她的同事发现,一般来说,包含人物的图像是最难忘的,其次是人体尺度的空间和物体特写。最不难忘的是自然景观。

作为后续研究,Fedorenko和Oliva与BCS的另一位教员Ted Gibson合作,确定单词的记忆性是否也存在差异。在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由Tuckute和BCS前博士生Kyle Mahowald共同领导的研究人员发现,最难忘的单词是那些具有最独特意义的单词

如果一个单词具有单一含义,且几乎没有或没有同义词,则被归类为更具独特性。例如,研究发现"菠萝"或"雪崩"等单词非常难忘。另一方面,可以有多个含义的单词,如"light",或者有许多同义词的单词,如"happy",人们更难准确识别。

记忆的噪声理论

虽然认知科学家早就假设大脑的记忆库容量有限,但新研究的发现支持了一种替代假设,该假设有助于解释大脑如何能够继续形成新记忆而不丢失旧记忆。

这种替代理论被称为噪声表征假设,指出当大脑编码新记忆时,无论是图像、单词还是句子,它都是以一种有噪声的方式表示的——也就是说,这种表示与刺激不完全相同,并且会丢失一些信息。例如,对于图像,你可能不会编码物体显示的确切视角,对于句子,你可能不记得使用的确切结构。

根据这一理论,新句子将与具有相似含义的句子(无论是最近遇到的还是一生语言经验中遇到的)在大脑记忆空间的相似部分被编码。这种相似含义的混合增加了噪声量,使得后来更难记住你之前看到的确切句子。

"表征将逐渐积累一些噪声。因此,当你第二次看到图像或句子时,你判断之前是否见过它的准确性将受到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会低于100%,"研究的共同作者Thomas Clark说。

然而,如果一个句子具有在不太拥挤的空间中编码的独特含义,它将更容易被挑选出来。

"你的记忆可能仍然有噪声,但基于表征做出判断的能力受到这种噪声的影响较小,因为表征一开始就非常独特,"Clark补充道。

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团队计划研究句子的其他特征,如更生动和描述性的语言,是否也可能使句子更难忘,以及语言系统如何在记忆的编码和检索过程中与海马体记忆结构相互作用。

这项研究部分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McGovern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系、社会大脑中心Simons中心和MIT智能探索计划资助。

实际应用与启示

这一发现对教育和语言学习具有潜在意义。理解哪些句子更容易被记住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设计更有效的学习材料,提高信息保留率。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了解如何构建更难忘的句子可以帮助他们创作更有影响力的内容。

此外,这项研究对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也有启示。开发更符合人类记忆机制的AI系统,可以改进信息检索、内容推荐和人机交互体验。

记忆与认知的交叉领域

这项研究代表了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语言学的交叉领域探索。通过揭示记忆与语言处理之间的关系,它为理解人类认知的复杂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记忆不仅仅是信息的简单存储,而是一个动态的、有选择性的过程。大脑会优先记住那些具有独特意义的信息,这一机制可能源于进化优势——记住独特、新颖的信息可能对生存和适应环境至关重要。

结论

MIT认知科学家的这一研究揭示了句子记忆性的关键因素:独特意义。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传统记忆理论,还为理解人类记忆系统的工作方式提供了新见解。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可能会更好地理解记忆的本质,以及如何利用这一知识来改善学习和信息处理。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了解什么信息更容易被记住,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筛选和保留重要信息。这项研究提醒我们,在信息海洋中,那些具有独特意义的句子就像灯塔一样,照亮我们的记忆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