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变身超级电容器:MIT突破性技术让建筑储能密度提升十倍

2

混凝土已经构建了我们的世界,而现在它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为这个世界提供能源。通过将水泥、水、超细碳黑(具有纳米级颗粒)和电解质相结合,电子导电碳混凝土(ec³,发音为"e-c-cubed")在混凝土内部创建了导电的"纳米网络",使日常建筑结构如墙壁、人行道和桥梁能够存储和释放电能。换句话说,我们周围的混凝土有一天可能成为巨大的"电池"。

能量存储密度的革命性突破

正如MIT研究人员在最新《PNAS》论文中报告的那样,优化的电解质和制造工艺已将最新ec³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存储容量提高了一个数量级。2023年,存储足够能量满足普通家庭日常需求需要约45立方米的ec³,大致相当于典型地下室使用的混凝土量。现在,通过改进的电解质,同样的任务可以用约5立方米ec³完成,相当于典型地下室墙壁的体积。

"混凝土可持续性的关键在于开发'多功能混凝土',它整合了这种能量存储、自愈和碳封存等功能。混凝土已经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为什么不利用这种规模来创造其他好处呢?"新研究的主要作者、MIT电子导电碳水泥基材料中心(EC³ Hub)联合主任兼土木与环境工程(CEE)副教授Admir Masic问道。

纳米网络的深入理解

改进的能量密度来自于对ec³内部纳米碳黑网络如何运作并与电解质相互作用的更深入理解。研究团队使用聚焦离子束对ec³材料进行分层剥离,然后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每层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这种技术称为FIB-SEM断层扫描),从而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重建了导电纳米网络。这种方法使团队能够发现该网络本质上是一个类似分形的"网状结构",它围绕ec³孔隙,这使得电解质能够渗透并使电流流过整个系统。

"理解这些材料如何在纳米尺度上'自组装'是实现这些新功能的关键,"Masic补充道。

电解质优化的创新

凭借对纳米网络的新理解,团队尝试了不同的电解质及其浓度,以观察它们如何影响能量存储密度。正如第一作者兼EC³ Hub研究科学家Damian Stefaniuk所强调的:"我们发现有多种电解质可能是ec³的可行候选者。这甚至包括海水,这可能使它成为沿海和海洋应用的理想材料,或许可作为海上风电场的支撑结构。"

同时,团队简化了将电解质添加到混合物中的方式。他们不再将ec³电极固化然后浸泡在电解质中,而是直接将电解质添加到混合水中。由于电解质渗透不再是限制因素,团队可以铸造更厚的电极,从而存储更多能量。

当团队转向有机电解质,特别是那些结合了季铵盐(常见于消毒剂等日常产品)和乙腈(一种通常用于工业的透明导电液体)的电解质时,团队实现了最佳性能。这种版本的ec³一立方米——大约相当于一台冰箱的大小——可以存储超过2千瓦时的能量。这足以为一台真正的冰箱供电一天。

多功能建筑的无限可能

虽然电池保持更高的能量密度,但ec³原则上可以直接整合到各种建筑元素中——从楼板和墙壁到穹顶和拱顶——并且使用寿命与建筑结构本身一样长。

"古罗马人在混凝土建造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像万神殿这样的巨大结构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无需加固。如果我们保持他们结合材料科学与建筑愿景的精神,我们可能正站在多功能混凝土如ec³引发的新建筑革命的边缘,"Masic提议道。

从罗马建筑中汲取灵感

受罗马建筑的启发,团队建造了一个微型ec³拱门,展示了结构形式和能量存储如何协同工作。在9伏电压下,拱门支撑自身重量和额外负载,同时为LED灯供电。

然而,当拱门上的负载增加时,发生了一些独特的事情:灯光闪烁。这可能是由于应力对电接触或电荷分布的影响。"这里可能存在某种自监控能力。如果我们想象一个建筑规模的ec³拱门,当它受到强风等应力因素影响时,其输出可能会波动。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作为信号,指示结构和何时以及何种程度受到应力,或实时监控其整体健康状况,"Masic设想道。

现实世界应用的扩展

ec³技术的最新发展使其更接近现实世界的可扩展性。由于其热导性,它已被用于日本札幌的人行道板加热,可能成为除盐的替代方案。"凭借这些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广泛的应用空间所证明的价值,我们现在拥有一个强大而灵活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持久的能源挑战,"Stefaniuk解释道。"我们最大的动机之一是帮助实现可再生能源转型。例如,太阳能在效率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它只有在有足够阳光时才能发电。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在夜间或阴天满足您的能源需求?"

EC³ Hub联合主任兼CEE教授Franz-Josef Ulm继续说道:"答案是您需要一种存储和释放能量的方式。这通常意味着电池,而电池往往依赖于稀缺或有害的材料。我们相信ec³是一个可行的替代品,让我们的建筑和基础设施满足我们的能源存储需求。"团队正在开发可以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停车场和道路,以及可以完全离网运行的住宅等应用。

古代材料的现代革命

"最让我们兴奋的是,我们采用了一种像混凝土一样古老的材料,并证明它可以做一些全新的东西,"论文合著者、康奈尔大学设计技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副教授兼前EC³ Hub研究员James Weaver说。"通过将现代纳米科学与文明的古老建筑块相结合,我们正在打开一扇大门,让基础设施不仅支持我们的生活,还为它们提供动力。"

技术前景与挑战

ec³技术的未来发展面临几个关键方向。首先,研究团队正在探索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的可能性,目标是使混凝土储能系统更加紧凑高效。其次,他们正在开发更耐用的电解质配方,以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并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包括极端温度和湿度。

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规模化生产。虽然实验室原型已显示出巨大潜力,但如何将这种技术从实验室规模扩展到实际建筑应用仍需解决。这包括开发标准化的施工方法、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以及降低制造成本。

环境与经济效益

ec³技术的环境效益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可以将原本被视为能源消耗者的建筑转变为能源生产者和存储者,从而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其次,通过利用混凝土这一全球最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ec³技术不需要额外的土地资源或材料开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从经济角度看,ec³技术可能显著降低能源存储成本。传统电池系统往往需要专门的存储设施和复杂的安装过程,而ec³可以直接整合到建筑结构中,减少了额外的基础设施需求。此外,混凝土建筑通常使用寿命长达数十年,这意味着ec³系统可以提供长期、稳定的能源存储解决方案。

城市能源系统的变革

ec³技术有潜力彻底改变城市能源系统。想象一下,未来的城市建筑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的能源需求,还能将多余的能量回馈给电网。人行道、公园长椅、公共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都可以成为分布式能源节点,共同构成一个智能、高效的能源网络。

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ec³技术可以解决太阳能和风能等间歇性能源的存储问题。白天,太阳能板产生的多余能量可以存储在建筑结构的ec³系统中,在夜间或能源需求高峰时释放。这种分布式存储模式可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对化石燃料发电的依赖。

多功能应用的无限可能

除了能量存储,ec³技术还展现出其他多功能应用的潜力。例如,研究团队已经观察到,当ec³结构受到压力时,其电输出会发生变化,这为实时结构健康监测提供了可能。未来的建筑可能不仅能够存储能量,还能自我监测结构完整性,提前预警潜在问题。

此外,ec³的热导性使其在寒冷气候地区具有除冰应用的潜力。日本札幌已经测试了使用ec³加热的人行道板,减少了冬季除盐的需求,从而保护了环境和基础设施。

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

在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背景下,ec³技术提供了一种独特而强大的解决方案。与许多依赖稀有或有害材料的传统电池技术不同,ec³使用地球上最丰富的材料之一——混凝土,结合相对常见的碳基材料,创造了一种可持续、可扩展的能源存储方案。

"我们面临的能源挑战是巨大而复杂的,"Stefaniuk指出,"我们需要各种创新解决方案,没有一种技术能解决所有问题。ec³代表了一种有前景的方法,它利用我们现有的基础设施,同时提供新的功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扩展,ec³有潜力成为未来城市和社区能源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可持续、更高效、更有韧性的能源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