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领域正形成美中两强竞争格局。美国虽在整体AI领域保持领先,但中国在开源模型生态系统、半导体制造等方面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为未来超越美国创造了可能性。这一竞争态势不仅关乎技术发展,更影响着全球权力格局和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
美中AI竞争现状
美国目前仍是AI领域的领导者,拥有强大的研究机构、顶尖企业和丰富的技术积累。然而,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追赶,其开源模型生态系统充满活力,同时在半导体设计和制造方面采取积极行动。
在创业领域,我们深知发展势头的重要性:即使一个公司今天规模很小,但高增长率经过几年的复合增长,很快就会成为不可阻挡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一个规模小但增长迅速的团队甚至能够威胁到行业巨头。虽然美国和中国都是AI领域的巨头,但中国超竞争的商业环境和知识的快速传播为其带来了巨大优势。
不同领域的优势分布
人工智能并非单一、同质化的技术,不同国家在不同领域各有优势。例如,在生成式AI兴起之前,美国长期以来在规模化云AI实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则在监控技术方面一直保持优势。这些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以及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不同优势。
尽管非技术专家们谈论"通往AGI的竞赛"仿佛AGI是一项有待发明的离散技术,但现实是AI技术将持续发展,没有单一的终点线。如果一家公司或国家宣布已实现AGI,我预计这一声明更多的是营销里程碑而非技术里程碑。在奥运会100米短跑中,微小的速度优势会导致金牌与银牌之间的巨大差异。AI能力的优势会转化为经济增长和国家力量的相应优势;虽然影响不会是赢者通吃的二元结果,但这些优势仍然至关重要。
开源模型领域的中国崛起
根据Artificial Analysis和LMArena排行榜,顶级专有模型由美国开发,但顶级开源模型来自中国。谷歌的Gemini 2.5 Pro、OpenAI的o4、Anthropic的Claude 4 Opus和Grok 4都是强大的模型。但来自中国的开源替代品,如DeepSeek R1-0528、专为代理推理设计的Kimi K2、Qwen3变体(包括在编码方面强大的Qwen3-Coder)和智谱的GLM 4.5(其后训练软件已开源)紧随其后,许多都领先于谷歌的Gemma 3和Meta的Llama 4——美国最好的开源模型。
由于许多美国公司采取了开发基础模型的保密方法——这是一种合理的商业策略——领先的公司花费巨额资金招募彼此的关键团队成员,这些人可能知道竞争对手开发某些能力的"秘诀"。因此,知识确实在流通,但成本高昂且速度缓慢。相比之下,在中国开放的AI生态系统中,许多先进的基础模型公司在定价上相互竞争,大胆进行公关宣传,并相互挖走员工和客户。这种达尔文式的生死存亡斗争将导致许多现有玩家的消亡,但激烈的竞争培育出强大的公司。
半导体领域的追赶与创新
在半导体领域,中国也在取得进展。华为的CloudMatrix 384旨在与英伟达的GB200高性能计算系统竞争。虽然中国一直在努力开发与英伟达顶级B200能力相当的GPU,但华为正试图通过组合更多数量(384个而不是72个)的低能力芯片来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系统。
中国的汽车行业曾一度难以与美国和欧洲的内燃机汽车竞争,但通过押注电动汽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华为的替代架构最终能证明多么有效还有待观察,但美国的出口限制给了华为和其他中国企业大力投资开发自身技术的强烈动力。此外,如果中国发展其国内半导体制造能力,而美国继续依赖台湾的台积电,那么美国的AI路线图将更容易受到台湾供应链中断的影响(可能是由于封锁或更糟糕的热战)。
历史经验与未来展望
随着电力、互联网和其他通用技术的兴起,许多国家都有机会受益,一个国家的利益并未以牺牲另一个国家为代价。我知道有些企业早在几个月前就规划了一个中国主导开源模型(实际上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个时刻,尽管未来取决于我们的行动)的未来。
考虑到AI的变革性影响,我希望所有国家——特别是尊重人权和法治的民主国家——将清除AI进步的障碍,投资开放科学技术,增加这项技术支持民主并尽可能多的人受益的机会。
民主国家的战略选择
民主国家需要认识到,在AI竞赛中保持领先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价值观问题。通过消除AI发展的障碍,民主国家可以构建支持人权和法治的AI模型,确保这一强大技术的发展方向与民主价值观保持一致。
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竞争,而是要在竞争中坚持原则。民主国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 加强开放科学研究:鼓励开源AI模型的发展,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
- 制定合理监管框架:在保护隐私和安全的同时,避免过度限制创新
- 投资基础研究:支持长期、高风险的研究项目,培养下一代AI人才
- 促进国际合作:在AI安全、伦理等全球性挑战上寻求共识
结论
全球AI竞赛正进入新阶段,美国和中国各有优势。这场竞赛的最终赢家不仅取决于技术突破,还取决于各国如何平衡创新与监管、竞争与合作、效率与价值观。民主国家有机会通过明智的政策选择,确保AI技术的发展方向符合人类共同利益,为所有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