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代理系统开发过程中,当系统表现不佳时,开发团队往往会选择跳过系统性的评估和错误分析,直接尝试修复错误。然而,这种看似节省时间的做法实际上可能导致更长的开发周期和次优的系统性能。本文将深入探讨为什么科学的评估和错误分析对于构建高性能AI代理系统至关重要,并提供一套实用的方法论来指导这一过程。
为什么评估与错误分析如此重要
读者们在上周的文章中表达了惊讶与认同,我发现团队在AI代理系统开发中取得进展速度的最大预测因素,在于他们是否能够推动一套严谨的评估(测量系统性能)和错误分析(识别错误原因)流程。虽然跳过这些流程并快速尝试修复错误很诱人,但评估和错误分析实际上能带来更快的进步。
错误分析的价值被低估
尽管错误分析长期以来一直是构建监督学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比使用最新、最热门的工具,它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识别特定类型错误的根本原因可能看似"枯燥",但这确实能带来丰厚回报!如果你尚未被说服错误分析的重要性,请允许我指出几个类比:
- 要掌握乐器上的演奏技巧,你不会只从头到尾演奏同一首曲子。相反,你会识别出自己卡顿的地方,并加强这些部分的练习。
- 要保持健康,你不会仅仅围绕最新的营养时尚来构建饮食结构。你还会咨询医生关于你的血液检查结果,看看是否有异常。(我上个月做了这件事,很高兴报告我健康状况良好!😃)
- 要提高体育团队的性能,你不会只练习花哨的投篮。相反,你会回顾比赛录像,发现漏洞,然后解决它们。
同样地,要改进你的AI代理系统,不要仅仅堆砌在社交媒体上刚刚流行的热门技术(尽管我像其他人一样喜欢尝试热门的AI技术!)。相反,使用错误分析来确定系统的不足之处,并专注于改进这些方面。
评估系统的第一步:定义什么是错误
在分析错误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什么构成错误。因此,第一步是建立评估机制。本文将重点讨论这一点,错误分析将在下周的文章中详细探讨。
传统监督学习中的评估
如果你使用监督学习训练二元分类器,算法可能犯的错误种类是有限的。它可能输出0而不是1,或者相反。也有一些适用于许多问题的标准指标,如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值、ROC等。因此,只要你知道测试分布,评估就相对简单,而错误分析的大部分工作在于识别算法在哪些类型的输入上失败,这也导致了数据中心AI技术的出现,以获取更多数据来增强算法在薄弱领域的能力。
生成式AI中的新挑战
对于生成式AI,监督学习评估和错误分析的许多直觉仍然适用——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押韵——已经熟悉机器学习和深度开发的开发者通常比从零开始的人更快适应生成式AI。但一个新的挑战是输出空间丰富得多,因此算法输出错误的方式也更多。
以自动处理财务发票的为例,我们使用代理工作流来将从收到的发票中提取的信息填充到财务数据库中。算法是否会错误提取发票到期日?或者最终金额?或将付款人地址误认为是开票人地址?或者弄错金融货币?或者做出错误的API调用导致验证过程失败?由于输出空间更大,失败模式的数量也更大。
评估代理系统的实用方法
与其预先定义错误指标,通常更有效的方法是先快速构建一个原型,然后手动检查一些代理输出,看看它在哪些方面表现良好,在哪些方面遇到困难。这使你能够专注于构建数据集和错误指标——有时是用代码实现的目标指标,有时是使用LLM作为评估者的主观指标——来检查系统在你最关心的维度上的性能。
在监督学习中,我们有时会调整错误指标以更好地反映人类的关注点。对于代理工作流,我发现评估调整更加迭代,需要更频繁地调整评估以捕捉更广泛的可能出错的情况。
评估的迭代性质
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相比,AI代理系统的评估往往需要更多的迭代调整。这是因为代理系统的行为更加复杂,涉及多个步骤和决策点,每个环节都可能引入新的错误模式。因此,评估框架需要能够捕捉这种复杂性,并在系统演进过程中不断调整。
主观与客观评估的结合
在AI代理系统中,纯粹的客观指标往往不足以全面评估系统性能。因此,将基于代码的客观评估与基于人类判断的主观评估相结合,能够提供更全面的性能画像。特别是在处理创造性任务或需要常识推理的任务时,人类评估者的判断往往不可或缺。
构建有效的评估框架
要构建有效的评估框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明确业务目标:评估指标应该直接反映系统的业务目标,而不仅仅是技术指标。
多层次评估:从微观(单个任务执行)到宏观(端到端目标完成)建立多层次的评估体系。
基准测试:建立合理的基线,以便衡量改进的实际效果。
自动化与人工审核结合:尽可能自动化评估流程,但对于关键决策点保留人工审核环节。
持续监测:建立持续监测机制,及时发现系统性能的变化和潜在问题。
实施评估的最佳实践
在实施评估过程中,以下最佳实践可以帮助团队更有效地进行系统优化:
- 从小规模开始:先在小规模数据集上验证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再扩展到完整数据集。
- 关注关键失败模式:优先解决导致系统性能严重下降的少数关键错误模式,而非平均分布的错误。
- 建立错误分类系统:将错误按类型、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分类,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 跨学科团队协作:结合领域专家、数据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知识,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 文档记录:详细记录评估过程、发现的问题和采取的解决方案,为未来提供参考。
评估与错误分析的协同效应
评估和错误分析不是两个独立的过程,而是相辅相成的。评估提供了系统性能的量化指标,而错误分析则揭示了这些指标背后的原因。这种协同作用使得团队能够:
- 精准定位问题:通过评估发现性能下降,通过错误分析找到根本原因。
- 验证解决方案有效性:在实施改进措施后,通过评估验证效果,通过错误分析确认问题是否真正解决。
- 预测潜在问题:基于历史错误模式,预测系统可能面临的新挑战,提前做好准备。

图:AI代理系统评估与错误分析的协同工作流程
面向未来的评估方法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评估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以下是一些新兴的评估趋势:
- 对抗性评估:通过故意制造困难场景来测试系统的鲁棒性。
- 多模态评估:结合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种模态进行综合评估。
- 持续学习评估:评估系统在动态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 伦理与公平性评估:不仅关注技术性能,还评估系统的伦理影响和公平性。
结论
在AI代理系统开发中,评估和错误分析不是可有可无的步骤,而是确保系统性能持续改进的核心机制。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框架和深入的错误分析流程,开发团队能够更精准地定位问题、更有效地分配资源,并最终构建出更强大、更可靠的AI代理系统。
正如音乐家不会只演奏整首曲子而忽视难点,运动员不会只练习花哨动作而忽略基本功,AI开发者也不能只追求最新技术而忽视系统的根本问题。只有通过系统性的评估和深入的错误分析,才能确保AI代理系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提供价值。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错误分析的具体方法和最佳实践,帮助读者进一步优化他们的AI代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