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格局,在这场技术竞赛中,美国目前仍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正展现出强劲的追赶势头。这场竞争不仅关乎技术领先,更将深刻影响各国的经济增长、软硬实力乃至国际地位。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全球AI竞赛的态势,探讨不同国家的战略选择,并思考民主国家应如何在推动AI发展的同时确保技术符合人类价值观和法治原则。
中美AI竞争现状
美国当前的领先优势
美国在AI领域仍保持领先地位,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顶级专有模型:根据Artificial Analysis和LMArena排行榜的数据,美国开发的专有模型如Google的Gemini 2.5 Pro、OpenAI的o4、Anthropic的Claude 4 Opus以及Grok 4等,在性能上仍处于行业前沿。
云计算AI应用:早在生成式AI兴起之前,美国就在规模化云计算AI应用方面长期保持领先优势。
企业生态:美国拥有众多AI领域的领先企业,这些公司在人才、资本和技术积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中国的追赶势头
尽管美国领先,但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缩小差距:
开放权重模型生态系统:中国已建立起充满活力的开放权重模型生态系统,DeepSeek R1-0528、Kimi K2(专为代理推理设计)、Qwen3系列(包括在编程方面表现出色的Qwen3-Coder)以及智谱的GLM 4.5等模型,在性能上已接近甚至超越美国最好的开源模型,如Google的Gemma 3和Meta的Llama 4。
半导体领域的突破:华为推出的CloudMatrix 384系统旨在与Nvidia的GB200高性能计算系统竞争。虽然中国仍在努力开发与Nvidia顶级B200 GPU相当能力的芯片,但华为正通过组合更多数量(384个而非72个)的较低能力芯片来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系统。
知识快速扩散:与美国企业倾向于采用保密策略不同,中国的AI生态系统促进了知识的快速传播和共享,这加速了整体技术进步。
动量在AI竞赛中的重要性
在创业领域,我们深知动量至关重要:即使一家公司今天规模很小,但高增长率经过几年的复合增长,很快就能成为不可阻挡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一个高增长的小型团队甚至可以威胁到巨头企业。虽然美国和中国都是AI领域的巨头,但中国超竞争性的商业环境和知识的快速扩散使其拥有巨大的发展动量。

图: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中美AI语言模型性能对比,显示Elo评分随时间变化
AI技术的多元发展路径
AI并非单一、同质化的技术,不同国家在不同领域各有优势:
美国优势领域:
- 规模化云计算AI实现
- 顶级专有模型开发
- 创新生态系统和风险投资
中国优势领域:
- 监控技术(早在生成式AI之前就已领先)
- 开放权重模型生态系统
- 半导体设计和制造
- 电动汽车技术(曾通过这一领域实现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这些不同的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以及软硬实力的不同优势。正如奥运会100米短跑中微小的速度优势会导致金牌与银牌之间的巨大差异,AI能力的优势也会转化为经济增长和国家力量的相应优势;虽然影响不会是赢者通吃的二元结果,但这些优势仍然至关重要。
误解与真相:关于AI竞赛的常见误解
误解一:存在单一的"AGI终点线"
许多非技术专家谈论"通向AGI的竞赛",仿佛AGI是一项将被发明的离散技术。现实情况是,AI技术将持续进步,没有单一的终点线。如果一家公司或国家宣布已实现AGI,我预计这一声明更多的是营销里程碑而非技术里程碑。
误解二:AI竞赛是零和游戏
与电力、互联网等通用技术的兴起不同,AI的发展为许多国家提供了受益的空间,一个国家的获益并非以牺牲另一个国家为代价。事实上,许多企业已经数月前就开始规划在中国主导开放模型的世界中的未来(事实上,我们已经处于这一时刻,尽管未来取决于我们的行动)。
美国的应对策略
白宫上周发布的AI行动计划(明确倡导开源等)是美国向前迈出的非常积极的一步,但单凭这一举措不足以维持美国的领先地位。美国需要采取更全面的策略:
促进开放科学:增加对开放科学和技术的投资,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
人才培养:加大对AI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力度,确保拥有足够的专业人才储备。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AI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计算资源和数据中心。
国际合作:寻求与志同道合国家的合作,共同制定AI发展的国际标准和规范。
中国的竞争优势
中国AI生态系统的几个关键因素为其提供了竞争优势:
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国先进的许多基础模型公司在定价上相互竞争,大胆发布公关声明,并相互挖走员工和客户。这种达尔文式的生死斗争将导致许多现有玩家消亡,但激烈的竞争也培育出强大的企业。
半导体自主化:美国的出口限制给了华为和其他中国企业强烈动力,大力投资开发自己的技术。如果中国发展国内半导体制造能力,而美国继续依赖台湾的台积电,那么美国的AI路线图将更容易受到台湾供应链中断的影响(可能是由于封锁或更糟糕的热战)。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将AI发展视为国家战略重点,提供了政策、资金和资源上的大力支持。
民主国家的战略选择
鉴于AI的变革性影响,我希望所有国家——特别是尊重人权和法治的民主国家——将清除AI发展的障碍,投资于开放科学和技术,增加这项技术支持民主并使尽可能多的人受益的可能性。
清除AI发展的障碍
民主国家应考虑以下措施:
简化监管流程:建立清晰、透明的AI监管框架,避免过度繁琐的审批流程。
促进数据共享:在保护隐私和安全的前提下,促进高质量训练数据的共享。
支持开源研究:增加对开源AI研究和开发的资助,促进创新民主化。
人才培养:投资于AI教育项目,培养下一代AI人才。
构建支持人权和法治的AI模型
民主国家应努力构建的AI模型应具备以下特征:
透明度:AI系统的决策过程应尽可能透明,可解释。
公平性:AI系统应避免偏见,确保对所有人群公平对待。
问责制:建立明确的问责机制,确保AI系统的开发和部署符合道德和法律标准。
隐私保护:设计尊重用户隐私的AI系统,保护个人数据。
未来展望
随着AI技术的持续发展,全球AI竞赛将进入新阶段。未来可能出现以下趋势:
技术多元化:不同国家将继续在不同AI技术领域保持优势,形成多元技术格局。
合作与竞争并存:国家间既有技术竞争,也有在标准制定、安全研究等领域的合作。
区域化发展:AI发展可能呈现更加区域化的特点,各地区形成具有特色的AI生态系统。
监管趋同:随着AI应用的普及,各国监管框架可能逐渐趋同,形成国际共识。
结论
全球AI竞赛正处于关键阶段,美国目前领先,但中国正快速追赶。这场竞赛的最终结果将不仅影响技术格局,还将重塑全球经济和国际关系。民主国家需要认识到AI发展的战略重要性,同时确保这一强大技术的发展符合人类价值观和法治原则。
通过清除发展障碍、投资开放科学和技术,民主国家可以增加AI技术支持民主并造福人类的机会。在这场全球竞赛中,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持续的创新和进步。正如电力和互联网等通用技术的兴起为许多国家带来利益一样,AI的发展也应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机遇,而非零和博弈的战场。
未来属于那些能够平衡技术创新与伦理考量、促进开放合作的国家。在这场伟大的AI竞赛中,真正的胜利不是击败对手,而是共同推动技术进步,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