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领域也迎来了AI工具的广泛应用。然而,最新研究表明,当教师依赖常用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设计教案时,这些AI生成的教案与现有教学技术相比,并不能创造更吸引人、更具沉浸感或更有效的学习体验。我们的研究发现,AI生成的公民教育教案也缺乏让学生探索传统边缘群体故事和经验的机会。
AI教育工具的普及与局限
生成式AI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吸引力已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2025年9月盖洛普调查发现,60%的K-12教师已在工作中使用AI,最常见的用途是教学准备和教案设计。没有AI的帮助,教师每周可能需要花费数小时为学生设计课程;而有了AI,时间紧张的教师可以在几秒钟内生成包含学习目标、材料、活动、评估、拓展活动和家庭作业任务的详细教案。
然而,ChatGPT、Gemini和Copilot等生成式AI工具最初并非专为教育工作者设计。这些工具基于从互联网上收集的大量文本和媒体进行训练,然后作为通用聊天机器人推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使用这些工具时注意到,它们经常产生反映传统学校"背诵和回忆"模式的教学材料和课程。这种模式对记忆基本事实可能有效,但往往无法让学生参与成为知情公民所需的主动学习。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为了了解这些工具为教师提供什么样的教学计划和材料,我们开始收集和分析AI生成的教案。我们决定专注于AI生成的公民教育教案,因为学生必须学习有效的方式参与美国政治体系和与社区互动,这一点至关重要。
为收集本研究的数据,2024年8月,我们提示三个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GPT-4o模型、谷歌的Gemini 1.5 Flash模型和微软最新的Copilot模型——根据马萨诸塞州州立标准为八年级公民教育课程生成两套教案:一套是标准教案,另一套是高度互动的教案。
我们收集了311份AI生成的教案数据集,包含总共2230个公民教育活动。我们使用两个专为评估教育材料设计的框架分析这些数据:布鲁姆分类法和班克斯多元文化内容整合的四个层次。
AI教案的思维层次分析
布鲁姆分类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教育框架,区分"低阶"思维技能(包括记忆、理解和应用)和"高阶"思维技能(分析、评估和创造)。使用这一框架分析数据,我们发现90%的活动仅促进学生达到基本的思维层次。学生被鼓励通过记忆、背诵、总结和应用信息来学习公民知识,而不是通过分析和评估信息、调查公民问题或参与公民行动项目。

布鲁姆分类法显示,AI生成的教案主要集中在低阶思维活动上,而高阶思维活动严重不足。
多元文化内容的缺失
当我们使用班克斯多元文化内容整合的四个层次模型(20世纪90年代开发)检查教案时,我们发现AI生成的公民教育课程呈现了相当狭隘的历史观——常常遗漏了女性、非裔美国人、拉丁裔、亚裔和太平洋岛民、残疾人士以及其他长期被忽视群体的经历。只有6%的课程包含多元文化内容。这些课程也倾向于关注英雄和节日,而不是通过多元视角更深入地理解公民教育。
班克斯模型强调,有效的公民教育应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社会问题,培养包容性思维。然而,AI生成的教案在这方面表现欠佳,未能反映美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AI教案的根本问题
总体而言,我们发现AI生成的教案明显枯燥、传统且缺乏启发性。如果公民教师直接使用这些AI生成的教案,学生将错失积极参与、投入学习的机会来建立对民主和公民身份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提示尝试根据自身情况定制教案,但最终,生成式AI工具不像教师那样考虑任何实际学生或真实课堂环境。尽管设计上似乎能够理解用户并与他们对话,但从技术角度看,ChatGPT、Gemini和Copilot等聊天机器人是基于大量摄入的文本预测序列中下一个词的机器。
当教师在准备教学时选择使用这些工具,他们冒着依赖并非旨在增强、辅助或改进教与学的技术的风险。相反,我们看到这些工具产生的是分步式、一刀切的解决方案,而教育需要的是相反的东西——灵活性、个性化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改进AI教案使用的策略
虽然我们的研究揭示了AI生成教案在许多方面的不足,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应使用这些工具准备课程。教师可以利用生成式AI技术来推进他们的教学思维。在我们分析的AI生成教案中,偶尔有一些有趣的活动和启发性的想法,特别是在家庭作业建议中。我们建议教师使用这些工具来增强教案设计过程,而不是自动化这个过程。
通过理解AI工具无法思考或理解上下文,教师可以改变与这些工具的互动方式。与其编写简单简短的请求——"设计一个关于制宪会议的教案"——他们可以编写包含上下文信息以及经过验证的框架、模型和教学方法的详细提示。更好的提示是:"为马萨诸塞州八年级学生设计一个关于制宪会议的教案,包含至少三个布鲁姆分类法评估或创造层次的活动。确保融入隐藏的历史和未讲述的故事,以及班克斯多元文化内容整合模型社会行动层面的公民参与活动。"
教师作为AI的批判性使用者
我们的研究强调,教师需要成为AI生成教案的批判性使用者,而不是快速采纳者。AI并非旨在解决教师和学生需求的万能解决方案。最终,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机会来探索AI是否或如何可能改善教与学。
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AI工具可以成为强大的助手,但它们不能替代教师的判断、创造力和对学生需求的深刻理解。通过批判性地评估AI生成的内容,教师可以识别有价值的元素,同时补充AI无法提供的个性化指导和情感支持。
未来展望
随着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建立更有效的框架来评估和改进AI生成的教案。这可能包括开发专门为教育设计的AI模型,创建更详细的提示指南,以及培养教师有效使用这些工具的技能。
此外,教育机构需要制定明确的政策,指导教师如何适当地使用AI工具,同时确保教育质量和学生福祉。这可能涉及AI生成内容的审核机制,以及对过度依赖AI的潜在风险的警惕。
最终,AI在教育中的角色应该是增强教师的能力,而不是取代他们。通过负责任地使用这些工具,教师可以节省时间,获得新的想法,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与学生建立有意义的关系和提供个性化指导上。
结论
AI生成的教案目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特别是在促进批判性思维和包容性教育方面。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完全拒绝这些工具,而是需要以批判性和战略性的方式使用它们。通过精心设计的提示、对AI输出的批判性评估,以及将AI作为增强而非替代教师专业判断的工具,教育工作者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这些新兴技术。
随着AI在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持续研究其影响,并确保这些工具服务于教育的核心目标——培养能够批判性思考、积极参与社会的终身学习者。只有这样,AI才能真正成为教育创新的催化剂,而非教学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