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里的AI:健康监测还是隐私侵犯?科勒智能马桶引发的伦理思考

1

想象一下,当你起身离开马桶的那一刻,发现一个微型高清AI摄像头正在马桶里静静观察着你身体排出的所有垃圾。你会选择打开手机查看最新的健康报告,还是会打110举报这个"耍流氓"的AI?

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现实中科勒最新推出的Dekoda智能马桶所引发的思考。这款产品将一枚摄像头夹在马桶侧边,借助AI视觉分析排泄物的形态,可以分析肠道健康和水分状况,并检测马桶内是否有血液,为用户养成健康习惯提供数据支持。

一、在厕所里"耍流氓"?!AI摄像头到底能不能「长」在马桶里?

"冲击,是绝对的冲击。"

"如果我没有快濒临绝症的话,我想我这辈子也不想用到这样的产品。"

"我就想问问,如果按照这样安装的话,那岂不是每次上完之后都要手动冲洗一下这玩意?"

当身边朋友被问及马桶里是否有摄像头时,"拍照-取证-报警"几乎是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即使解释这是自用的健康监测设备,人们依然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

这种反应不难理解。马桶边出现摄像头,在任何国家都与隐私侵犯紧密相连。当AI摄像头想要出现在马桶里,首先挑战的是用户的常识认知和羞耻心——这几乎等同于在AI摄像头面前脱下最后一件衣服,对人类的心理安全边界造成巨大冲击。

Dekoda安装位置

Dekoda采用组装方案,通过增加AI摄像头设备,让普通马桶也能拥有分析判断排泄物的功能。其夹板设计以及固定摄像头朝下的设置,从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AI拍摄的画面仅限于排泄物,不会涉及其他隐私部位。

科勒强调,无论是Dekoda拍摄的画面,还是Kohler Health应用程序都采用端到端加密处理,用户甚至可以选装指纹密码锁远程控制AI摄像头的使用与否。

然而,从产品设计上,科勒显然知道自己在挑战用户的"绝对隐私空间"。能否解决用户心理上的"AI冒犯感",将是Dekoda商业化路上的最大障碍。这场关于排泄物数据的"心理保卫战"能否成功,将决定Dekoda是成为被公众唾弃的昂贵技术怪胎,还是打破未来家庭医疗领域关键入口的关键。

二、想成为「AI消化科专家」?Dekoda还不太够格

除了隐私顾虑,Dekoda能够提供的分析结果是否准确、有效,也是影响用户选择的重要因素。

从功能上看,Dekoda的核心设备是"盯着"马桶内部的摄像头和传感器模组。它通过AI视觉分析用户的排泄物,持续记录排泄频率、排泄物的稠度和形状,并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分析结果,帮助用户养成肠道健康习惯。

Dekoda摄像模组

Dekoda主要基于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作为肠道健康标准,由科学家团队训练的AI模型以及超过100万个数据点来确定肠道健康状况。目前,它将肠道健康结果分为三类:正常、硬便和稀便。

得到分析结果后,用户可以了解哪些食物应该避免吃,哪些食物应该多吃,以及运动将如何改变排便,从而定制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此外,Dekoda还会标记与水分相关的信息,自主根据卫生间环境进行光线调整,确保收集数据更准确。收集足够数据后,通过特殊训练的算法权衡尿液浓度等不同指标,得出用户体内水分状况的分数,但仅将补水状态分为两类:补水或缺水。

KohlerHealth水分分析界面

Dekoda还能通过传感器和光谱技术分析马桶里的物质,寻找血液等物质。如果发现马桶内可能有血迹,会通过Kohler Health应用程序通知用户。

从整体功能看,Dekoda确实关注了我们平常看不到或不关注的"排泄物"方向,提前一步关注身体异常,弥补了传统医疗中后置防守治疗的不足。

然而,目前Dekoda的数据分析结果非常简单,除基本分析和记录外,几乎没有更专业、更有价值的指导。整个介绍中,没有提到任何使用效果或专业诊断的描述。因此,如果想要成为马桶里的"消化专家",Dekoda还远远不够格。

三、智能马桶升级,做起了"最私密"的数据生意

在揭晓Dekoda价格之前,不妨思考:你愿意花多少钱为这个产品买单?

199美元,还是299美元?

无论你的心理价位是多少,Dekoda的售价都远超大众预期——599美元起,已在美国开售。这个价格包括Dekoda本身、一个可拆卸的磁性充电电池、一个指纹密码锁以及相应的壁挂式遥控器支架等配件,还不包括马桶本身。

KohlerHealth订阅价格

更为棘手的是,Dekoda还要求用户必须为Kohler Health应用付费,提供单人付费套餐和家庭付费套装两种形式。即使选择最优惠的年包套餐,每人每年的平均应用支出仍达到26美元至70美元。科勒解释,订阅成本主要来源于持续的推理成本,因为分析人类排泄物的推理本身很难做到免费。

这种"先买设备再买服务"的模式惹恼了不少用户。他们更担心长期使用APP后,自己的信息会被肠胃医疗公司获取,导致长期被广告骚扰。甚至有用户担心,一旦信息泄漏,医疗保险公司可能找到借口逃避正常报销流程。

有网友直言:"有这个时间精力,我不如自主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然后花600美元定期体检。" 网友评论Dekoda价格昂贵

部分用户还开始担心卫生安全。在马桶上增添复杂物件后,会带来很多清洁死角。在科勒官推评论区,"难道每个人使用完马桶后,都得手动冲洗吗?"的疑问获得了大量点赞。

此外,用户想要使用Dekoda,还得考虑自家马桶是否"愿意":目前仅支持白色马桶设计,不兼容其他颜色;只能加在32毫米到58毫米之间的马桶边缘上,且座圈底部和马桶边缘顶部之间至少需要6毫米的间距;某些引入水流、照明功能的智能马桶也不适用,据说会干扰设备运行。

可见,用户想要用上Dekoda,得先问问自尊心、钱包,还得问问自家马桶。使用条件已经非常苛刻,而得到的结果仅仅是今天缺不缺水、是否排便、有无便血等简单结论。这些记录,只要停下来看3秒,再记在相关的健康APP上,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换句话,你往马桶里盯着的三秒钟,相当于669美元,5000元人民币。

四、厕所科技革命,能否打破家庭医疗的「最后一公里」?

马桶确实是家里最重要的家居设备之一。一个家里,可以没有床,没有厨房,没有椅子,但不能没有马桶。科勒并非第一个想要进行马桶革命的玩家。

早在2024年,奥地利初创公司Throne就曾打造过一款可夹在马桶边上的摄像头,拍摄排泄物。该公司认为这款产品主要面向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经过版本升级后,其产品售价319美元,同样需要订阅APP使用。

Throne智能马桶摄像头

美国初创公司Withings在2023年CES上亮相的U-Scan产品,则专注于分析用户的尿液健康。通过尿液浓度测量促黄体生成素(LH)、pH值和水合物水平,帮助用户检测月经周期阶段,评估饮食酸碱平衡等。

Withings U-Scan

在人类追求更长寿、更健康生活的过程中,我们正不断邀请科技进入身体的禁地。Dekoda的出现意味着复杂的生化分析正在逐步转化为家庭日常的、非侵入式的健康监测。一批新的智能家居玩家正在瞄准这个小众市场,争夺下一个"健康数据入口"。

然而,当我们的马桶成为私人医生、浴室成为诊所,科技与健康的界限彻底模糊。我们开始思考:为了健康,我们愿意将多少隐私交付给冰冷的AI算法?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了健康,你愿意在AI面前脱下最后一件衣服吗?

智能家居与医疗健康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但如何在技术创新与隐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行业必须面对的挑战。或许,真正的解决方案不在于是否接受马桶里的摄像头,而在于我们如何建立更完善的健康数据保护机制,让科技真正为人类服务,而非成为新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