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政策领域,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监管的博弈正在美国参议院上演。共和党参议员泰德·克鲁兹提出了一项旨在限制各州对人工智能进行监管的提案,然而,这项提案在党内遭遇了阻力,引发了一场关于联邦与州权力的激烈辩论。
克鲁兹的提案最初设想,如果各州试图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施加任何限制,它们将失去获得联邦宽带资金的资格。这一强硬立场旨在阻止各州效仿欧盟,对人工智能采取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然而,面对共和党内部的反对声音,克鲁兹不得不对提案进行修改,以寻求更广泛的支持。
克鲁兹提案的演变
最初,克鲁兹的提案将矛头直指那些试图监管人工智能的州,威胁要切断它们获得高达420亿美元的宽带公平、接入和部署(BEAD)项目的资金。这一举措被视为是对各州自主权的直接挑战,也引发了关于联邦政府在科技监管中应扮演何种角色的深刻讨论。
面对党内外的质疑,克鲁兹对提案进行了调整。根据最新版本,对人工智能进行监管的州将仅被排除在5亿美元的人工智能专项基金之外。这一修改旨在保护各州获得420亿美元宽带部署资金的途径,避免对那些致力于改善互联网接入的州造成重大打击。
尽管如此,克鲁兹的提案仍然面临着来自两党的反对。民主党参议员玛丽亚·坎特韦尔指出,修改后的提案可能仍然存在漏洞,允许联邦政府以新的AI要求为由,限制各州获得全部424.5亿美元的宽带项目资金。
“伯德规则”的挑战
克鲁兹的提案还面临着参议院“伯德规则”的挑战。根据该规则,参议员可以反对预算协调立法中包含的“无关事项”。最初,一些人认为克鲁兹的提案可能违反伯德规则,需要60%的参议员投票才能通过。然而,参议院议事规则专家伊丽莎白·麦克多诺裁定,克鲁兹的AI提案不属于伯德规则的限制范围。
尽管如此,这一裁决并不意味着克鲁兹的提案能够顺利通过。彭博社报道称,即使通过了议事规则的审查,该提案仍可能在参议院进行辩论和修改。一些共和党议员也对该提案表示不满,认为其侵犯了州权。
两党的分歧
在人工智能监管问题上,共和党内部存在明显的分歧。坎特韦尔和共和党参议员玛莎·布莱克本共同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表达了对克鲁兹提案的担忧。坎特韦尔指出,许多州已经开始regulating AI,填补了联邦监管的空白。她警告说,克鲁兹的提案可能会使数百万美国人面临AI带来的潜在危害。
布莱克本也表示,她不认为人工智能监管提案应该被纳入预算协调法案。她强调,立法者应该在联邦层面推进相关立法,但不应阻止各州采取行动保护其公民。
参议员罗恩·约翰逊和乔什·霍利也对阻止各州监管AI的想法提出了批评,认为这侵犯了州权。
克鲁兹的辩护
面对各方质疑,克鲁兹辩称,他的提案旨在防止各州通过“欧盟式”的监管扼杀AI的发展。他认为,各州不应限制人工智能模型、系统或自动化决策系统在州际贸易中的应用。
在坎特韦尔和布莱克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华盛顿州总检察长尼克·布朗和田纳西州总检察长乔纳森·斯克梅蒂也表达了对克鲁兹提案的担忧。布朗指出,华盛顿州已经通过了一系列法律,禁止利用深度伪造技术攻击政治候选人、未经同意分享伪造的性图像以及传播可能用于伤害或欺骗他人的数字伪造品。他担心,克鲁兹的提案可能会使这些法律无效。
斯克梅蒂则表示,如果克鲁兹的提案成为法律,大型科技公司可能会辩称,该提案禁止各州执行任何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消费者保护法。
其他提案的命运
与此同时,参议院民主党人对议事规则专家裁定共和党预算议案中的其他几个部分违反伯德规则表示欢迎。参议院预算委员会高级成员杰夫·默克利表示,民主党人计划挑战议案中所有损害劳动家庭利益并违反议事程序的条款。
默克利表示,违反伯德规则的条款包括限制对“庇护城市”的拨款、赋予州和地方官员逮捕任何涉嫌非法滞留美国非公民的权力、限制联邦法院发布针对联邦政府的初步禁令或临时限制令的能力,以及限制联邦政府达成或执行向第三方支付赔偿金的和解协议的能力。
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表示,要求诉讼当事人支付保证金的条款已被从立法中删除。他表示,这项条款将要求寻求针对特朗普政府或联邦政府的紧急法院命令、初步禁令或临时限制令的原告预先支付高额保证金,实际上使司法系统变成了“付费游戏”。
舒默认为,如果这项条款获得通过,那将是美国历史上最明目张胆的权力攫取行为之一,它将允许未来的总统特朗普无视法院命令而不受惩罚,使他凌驾于法律之上。
结论
泰德·克鲁兹的提案引发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监管的复杂辩论,突显了联邦与州权力之间的紧张关系。虽然克鲁兹试图通过修改提案来争取更多支持,但它仍然面临着来自两党的强烈反对。最终,参议院将如何处理这一问题,以及各州在人工智能监管中将扮演何种角色,仍然有待观察。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创新与监管,如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避免扼杀创新,已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这场关于人工智能监管的博弈,将对未来的科技政策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案例分析:欧盟的人工智能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克鲁兹在辩护中提到了“欧盟式”的监管。欧盟在人工智能监管方面一直走在前列。2021年,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人工智能法案》,旨在建立一个全面的人工智能监管框架。该法案将人工智能系统根据其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并对高风险系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例如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数据治理、透明度披露和人为监督等。
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一些人认为,该法案可能会扼杀欧洲的人工智能创新,使其在与美国和中国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另一些人则认为,该法案有助于建立公众对人工智能的信任,促进负责任的创新。
数据佐证:人工智能的经济影响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报告,人工智能有望在2030年为全球经济贡献13万亿美元的额外增长。然而,人工智能也可能加剧就业市场的不平等,并带来新的伦理和社会挑战。如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经济潜力,同时 mitigating 其潜在风险,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行业视角:科技公司的立场
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监管问题上通常持谨慎态度。一方面,它们希望避免过度监管,以免阻碍创新。另一方面,它们也认识到建立公众信任的重要性,并愿意与政府合作制定合理的监管框架。许多科技公司都公开表示,它们支持对人工智能进行伦理和负责任的开发和使用。
例如,谷歌发布了《人工智能原则》,承诺将以符合伦理和负责任的方式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技术。微软也提出了“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框架,强调人工智能系统的公平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监管的未来走向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在联邦层面,美国国会可能会继续就相关立法进行辩论和修改。在州层面,各州可能会继续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监管方式。最终,一个平衡创新与监管、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监管框架,将需要在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
这场关于人工智能监管的博弈,不仅关系到科技产业的未来,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福祉。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开放的对话和深入的思考,我们能够找到一条既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潜力,又能有效 mitigating 其风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