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特斯拉Robotaxi首撞、谷歌AI制药人体试验、香港稳定币新规

1

AI 驱动的未来科技:特斯拉 Robotaxi 首撞、谷歌 AI 制药人体试验及香港稳定币牌照新规

特斯拉 Robotaxi 的首次意外:自动驾驶技术的挑战与反思

特斯拉 Robotaxi 首撞

近日,特斯拉的 Robotaxi 项目遭遇了其「首撞」,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自动驾驶技术安全性的关注。据视频博主克里斯分享,事故发生在一次试驾过程中,Robotaxi 在静止状态下意外撞向了一辆停放的汽车。尽管只是轻微的擦碰,但这次事故无疑给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敲响了警钟。

事故发生时,车辆正在尝试进入一家披萨店的停车场。在多次尝试失败后,车辆停在了停车场入口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车辆突然转动方向盘,径直撞向了停在一旁的丰田凯美瑞。这一过程没有任何明显的原因,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特斯拉全自动驾驶(FSD)系统可靠性的质疑。

马斯克曾表示,Robotaxi 将不会在前排安排人员,而是采用远程操作员进行监控。然而,现实情况是,车内配备了安全操作员,但他们被安排在副驾驶座位上。马斯克解释说,这种安排是因为特斯拉对安全「格外谨慎」。但此次事故表明,即使有安全员的监督,自动驾驶系统仍然存在潜在的风险。这次事故也突显了在自动驾驶技术广泛应用之前,仍有许多技术和安全问题需要解决。

外卖市场的激烈竞争:淘宝、美团补贴大战

中国的互联网巨头正在外卖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淘宝和美团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投入巨额补贴,导致外卖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上周末,淘宝天猫的市场团队投入了堪比双 11 的预算,迎接百日闪购增长计划的第一个冲单日。与此同时,美团也紧急通知一线经营人员,要求全力补贴、跟进淘宝闪购的补贴战。

这场补贴大战的结果是,美团在 7 月 5 日宣布所有外卖订单突破 1.2 亿,其中餐饮订单超过 1 亿。淘宝闪购则在两天后宣布,5 号当天的闪购订单量超过 8000 万单。整个外卖市场总量年初日均大约 1 亿单,在京东和淘宝等新玩家入场后,市场规模逐渐被补贴到每天 1.5 亿单左右,并在上周六当日冲到 2.2 亿单。这种激烈的竞争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但也引发了对于长期可持续性的担忧。

香港稳定币监管新规:拥抱金融科技,审慎前行

香港特区政府正在积极推动稳定币的监管框架。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目标今年内可发出稳定币牌照。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 8 月生效。

许正宇还透露,批出的稳定币牌照数目会是个位数,并希望在条例生效后能够收到申请。对于金融机构发行与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他表示,如果涉及其他司法权区的货币,则需要与相关机构进行讨论。香港希望稳定币能够着重处理实体经济中的难点和痛点,例如跨境支付。特别是在涉及“本币”风险较高或当地金融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稳定币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支付工具,便利跨境交易,降低交易成本。这一举措表明香港正在积极拥抱金融科技,但同时也保持着审慎的态度。

特斯拉全球最大超充站落成:可持续能源的未来

特斯拉超级充电站

特斯拉在加州洛斯特希尔斯建成了一座名为 Project Oasis 的超级充电站,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和 Megapack 储能装置。该充电站目前已启用 84 个充电车位,是全球最大的特斯拉充电站之一。这座充电站完全依赖太阳能供电,未接入传统电网。特斯拉表示,到今年底 168 个充电桩全部上线后,这里将成为全球最大、最具代表性的“零化石燃料 + 脱离电网”充电示范站。现场所有车棚顶部都装有太阳能板,停车区旁还建有一座大型太阳能电场,总发电能力达 11 兆瓦。发电所得被储存在 10 个 Megapack 中,每个容量 3.9 兆瓦时,足以支持每天数百辆电动车完成充电,实现全程由太阳能驱动的零排放出行。这个项目展示了可持续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巨大潜力。

谷歌 AI 制药即将进行首次人体试验:人工智能加速药物研发

DeepMind 旗下的药物研发公司 Isomorphic Labs 正准备开始在人体上测试其人工智能设计的药物。Isomorphic Labs 利用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海量生物数据,识别潜在的药物靶点,并设计出能够有效治疗多种疾病的新型化合物。对于制药公司而言,研发一款新药往往需要数百万美元的投入,药物试验的成功概率则只有 10%。Isomorphic 的技术有望大幅提高这一成功率。去年,Isomorphic 与诺华和礼来两家制药公司签署了重要研究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有望加速新药的开发过程。

具身智能再现大额融资:星动纪元 A 轮融资近 5 亿元

人形机器人

清华系具身智能企业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 5 亿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人形机器人软硬技术的研发与量产落地。星动纪元成立于 2023 年 8 月,是清华大学唯一持股的具身智能企业。星动纪元的技术路线是软硬一体,目前的产品是轮式人形机器人星动 Q5 和面向工业领域的全尺寸双足机器人星动 SRAR 1,以及五指灵巧手 XHAND1。在模型侧,星动纪元希望让机器人像人一样“看懂世界,自主行动”。公司提出融合理解与生成的具身大模型模型 ERA-42,将视觉、理解、预测、行动等功能统一到一个端到端的模型中,可实现一个模型控制全身灵巧操作。在零部件方面,星动纪元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关节模组、灵巧手、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均为自研。截至 6 月,今年已累计交付超 200 台产品,另有上百个订单在量产交付中。在全球市值 TOP 10 的科技巨头中,9 家为星动纪元客户,目前所有订单中,50% 以上来自海外客户。这表明具身智能领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和关注。

罗马仕退款风波:质量问题引发信任危机

近日,因产品质量问题而深陷风波的罗马仕再次成为焦点。有网友发现,罗马仕服务号上出现了“退款进度”查询入口,许多购买了召回型号及批次产品的消费者纷纷查看退款进展。有消费者反馈自己已排到 17 万位,退款之路漫漫。目前,淘宝和拼多多上的罗马仕官方旗舰店已关闭,京东平台仅余京东自营店和罗马仕数码配件旗舰店。抖音平台目前能搜索到罗马仕官方旗舰店和罗马仕旗舰店,但相关店铺所售商品也仅以数据线、充电器等配件为主,曾经的明星产品充电宝不见踪影。面对罗马仕当下的困境,不少网友联想到 2017 年 ofo 的退款困境。当时,据报道,有市民在 ofo 退款队列中已排到第 14460679 位。这起事件反映出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担忧,以及品牌在质量问题面前所面临的信任危机。

极越 CEO 复更微博:重组传闻下的新动向

极越 CEO

近日,极越 CEO 夏一平微博重新更新,他接连转发两条动态,一条为前极越车主对极越的祝福,另一条则为极越官方发布的“关于用户关心的问题说明(第十六次)”。“关于用户关心的问题说明(第十六次)”发布于今年 6 月,主要内容涉及极越售后维保、智能辅助驾驶 OTA 等方面。此前,原极越汽车公关负责人徐继业曾在朋友圈发文称:“有兄弟透露极越大概率不会破产了,集度董事会已经同意重组,集度目前正与 3-4 家重组方沟通中。”这表明极越可能正在经历重要的战略调整。

曝 iPhone 17 Pro 放弃钛金属:回归全铝机身

iPhone 17 Pro

近日,iPhone 17 Pro 模具在社交平台上被曝光,和之前爆料的渲染图一致,iPhone 17 Pro 采用横向矩阵相机 DECO,闪光灯和 LIDAR 激光雷达扫描仪位于矩阵相机右侧。值得一提的是,iPhone 17 Pro 全面放弃钛金属,采用全铝合金机身,中框和后盖为一体化设计,不过苹果 Logo 区域为玻璃材质,用来支持无线充电。据爆料,iPhone 17 Pro 的苹果 Logo 靠下放置,为了适配这个 Logo,配件商制造的 MagSafe 手机壳在磁吸环底部开了小孔,这样看起来更加和谐。有业内人士指出:iPhone 17 Pro 系列放弃沿用很久的三明治结构,回归全铝合金 Unibody,苹果使用钛合金也不是不行,但是重量会吃亏。这一变化可能与苹果对于产品重量和成本的考虑有关。

新款问界 M7 谍照曝光:设计语言更贴近 M8

新款问界 M7

近日,一组新款问界 M7 的谍照在网络流传。通过谍照可以看到车辆外观相较于新款有很大变化,整体造型更贴近问界 M8 的设计语言。据相关消息称,新款问界 M7 或将在 9 月份正式上市,有可能会在 7 月或者 8 月批次进行工信部申报。车辆整体造型更加圆润饱满,两侧大灯组造型与问界 M9 和 M8 相似,采用矩形船桨的造型。前脸的造型更加高大,通过谍照看很像小号的问界 M8。据爆料,预计新车的整体尺寸也有所增加,车长会由现款的 5020mm 增加至 5100mm,轴距从 2820mm 提升至 3050mm。车尾部分,透过谍照缝隙可以看到预计车辆将会采用贯穿式尾灯,车尾两侧翼子板具有不错的肌肉感,整体造型相比现款更加饱满。有消息称,新款问界 M7 的纯电续航里程可能将突破 300km,综合续航里程也有可能达到 1500km。这表明问界正在不断提升其产品的竞争力。

《F1:狂飙飞车》成苹果迄今最高票房电影:流媒体平台的新机遇

赛车题材电影《F1:狂飙飞车》上映十天,全球票房已破 2.93 亿美元(约合 21 亿元人民币),超越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花月杀手》和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拿破仑》,成为苹果迄今为止票房最高的电影。作为一部苹果原创(Apple Original)作品,这部电影在票房上打破了多项纪录,同时收获了极为积极的影评。该片在首映日就取得 2500 万美元票房成绩,其中还包括了价值 280 万美元的提前预映场票房。当时,分析师曾预计这部电影的首周末票房会在 3500 万至 6000 万美元之间,但实际首周末票房达 1.4 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制作预算达 2 亿美元,但苹果并不完全依赖院线来收回成本,相反他们更看重这部电影在其流媒体平台上的影响力。这表明流媒体平台正在成为电影发行和盈利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