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交付火爆,充电宝安全敲警钟,科技行业最新动态一览

1

小米YU7正式交付:雷军亲自站台,市场反响热烈

7月6日,小米YU7迎来了首批车主的交付仪式。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亲自为车主交付车辆,与他们合影留念,并亲自为车主打开车门,这一举动无疑为小米汽车的交付增添了不少亮点。此次交付覆盖了全国58个城市,虽然官方尚未公布具体的城市名单,但从市场反响来看,小米YU7的热度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小米还为锁单用户提供了限时改配的机会。在7月6日上午10:00至7日晚上24:00期间,非准现车用户可以参与改配,重新安排生产并计算预计交付时间。改配范围包括YU7标准版、Pro版和Max版之间的版本修改,以及订单配置的调整。

雷军在微博上透露,改配用户更倾向于选择Max版,并且在颜色上偏爱影青色、珍珠白和流金粉。这一数据反映了消费者对于高端配置和个性化定制的追求。

小米YU7于6月26日正式发布,提供三种配置版本,售价区间为25.35万-32.99万元。该车在开售3分钟内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内突破28.9万台,18小时内锁单量超过24万台。这一成绩足以证明小米YU7在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

AI快讯

充电宝召回事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近期,充电宝召回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罗马仕、安克创新等品牌相继召回多款产品,召回总量超过120万台。中国民用航空局也发布紧急通知,禁止旅客携带无CCC认证标识以及被召回型号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这一系列事件都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充电宝的安全性。

据央视新闻报道,此次召回的原因是电池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金属异物,多次充放电后存在过热甚至燃烧的安全隐患。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召回处一级调研员赵健透露,这一问题是导致召回的主要原因。

业内专家表示,锂电池的品质对于充电宝的安全至关重要。金属异物的混入可能有多种原因,例如原材料的生产、运输和存储过程中掺杂了金属物,或者电芯生产过程中设备老化磨损导致金属杂质混入,以及车间洁净度不够等。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移动电源分会秘书长许辉勇表示,金属异物是充电宝锂电池生产的核心管控指标,必须在生产过程中严格监控。

电芯内部的正负极之间有一层隔离膜,金属颗粒杂质可能会刺穿隔离膜,导致正负极内部短路,最终引发电池热失控起火。

AI快讯

华为HarmonyOS游戏即将亮相ChinaJoy 2025

华为终端官方微博宣布,HarmonyOS游戏即将亮相2025 ChinaJoy展览会,展区位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3馆01号。虽然具体游戏阵容尚未公布,但这一消息无疑为HarmonyOS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悉,第二十二届ChinaJoy将于2025年8月1日至4日举行,主题为“聚·你所爱”。目前,展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累计743家企业报名参展,其中包括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37个国家和地区的237家外资企业,外资占比达31.8%。

本届ChinaJoy联合官方指定票务平台——大麦、票星球、支付宝蓝花火、携程、B站会员购及官方微信小程序“CJ魔方”,分三轮开启门票售卖。

AI快讯

OpenAI招聘主管批评Meta:挖角手段不道德

OpenAI招聘主管Joaquin Quiñonero Candela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批评Meta,指责其挖角方式过于激进。他透露,Meta向OpenAI员工开出高薪职位,但offer只有短短几小时的有效期,员工几乎没有时间与主管沟通。他直言这种行为“不道德”,并称“让人闻到一股绝望的味道”。

Candela表示,理解讲求效率,但不能拿截止时间当武器。不过,他随后淡化了“不道德”的措辞,表示不想显得道德高人一等。

据CNBC报道,Meta CEO扎克伯格的挖角目标不仅限于OpenAI,还包括由OpenAI联合创始人苏茨克维创办的新创公司Safe Superintelligence(SSI)。今年4月,SSI估值高达320亿美元。

AI快讯

华为盘古团队回应开源模型抄袭质疑

近日,网络上有声音质疑华为盘古大模型涉嫌抄袭阿里巴巴通义千问模型。7月5日,华为盘古Pro MoE技术开发团队发表声明称,盘古Pro MoE开源模型是基于昇腾硬件平台开发、训练的基础大模型,并非基于其他厂商模型增量训练而来。

开发团队表示,盘古Pro MoE开源模型部分基础组件的代码实现参考了业界开源实践,涉及其他开源大模型的部分开源代码。“我们严格遵循开源许可证的要求,在开源代码文件中清晰标注开源代码的版权声明。这不仅是开源社区的通行做法,也符合业界倡导的开源协作精神。我们始终坚持开放创新,尊重第三方知识产权,同时提倡包容、公平、开放、团结和可持续的开源理念。”

蔚来李斌回应千亿亏损:钱都亏在明处,财报干净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7月6日的直播中表示,蔚来一直以来的底色是技术创新,累计研发投入达到600亿元。

他表示,蔚来是全球唯一在三地上市的汽车公司,蔚来财报里把研发投入计成当期费用,钱都亏在明处,资产负债表非常干净。

李斌近期多次提及蔚来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李斌表示,“2025年是蔚来的产品和技术收获大年,技术量产上车、销量提振可以提高毛利率,再加上管理层面坚定推进降本增效,所以蔚来经营表现会逐个季度得到改善,我们很笃定第四季度会实现盈利。”

AI快讯

TikTok为美国开发新版应用,或解决安全顾虑

据科技网站The Information报道,TikTok正在为美国用户开发一个新版应用。报道称,TikTok已制定计划,将于9月5日在美国应用商店上线新版应用。TikTok用户最终必须下载新版应用,才能继续使用该服务。现有应用预计可使用至明年3月,但这一时间表仍可能发生变化。

上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字节跳动出售TikTok美国业务的截止期限延长到了今年9月17日。

The Information还指出,TikTok新版应用将解决美国的安全顾虑。一个由非中国科技公司组成的财团预计将收购TikTok美国业务。参与此次交易的公司包括美国公司甲骨文,不过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将保留少数股权。

Netflix发布《赛博朋克:边缘行者2》先导预告片

7月6日消息,CDPROJEKT RED在Anime Expo 2025上宣布《赛博朋克:边缘行者2》正式开启制作,与TRIGGER扳机社共同打造,并将登陆Netflix。

今日,Netflix发布了一段一分钟的《赛博朋克:边缘行者2》先导预告,其中包括大量《赛博朋克:边缘行者》第一季的画面。

AI快讯

王化回应小米与徕卡终止合作传闻:胡说

7月6日消息,今日有传闻称,小米与徕卡的合作关系即将结束。

对此,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回应称:“上次是2023年6月1日,番茄发了个微博说小米14就是最后一代了。我转发了文案搭配的是「这就胡说了」,这次居然进阶了,来了个据报道,还有作者…… 我的回复也需要进阶,请大家笑纳:这还是胡说。”

这并非小米与徕卡合作首次遭遇谣言。早在2023年6月,就有传闻称小米14系列将是双方合作的最后一款机型,当时王化便以“这就胡说了”直接辟谣。

AI快讯

MIT团队推出首台芯片级3D打印机

7月6日消息,麻省理工学院(MIT)与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联合开发出了全球首款芯片级3D打印机原型。相关成果已发表于《自然》子刊,团队下一步将开发可单步全息固化的光子芯片系统。

据介绍,原型芯片搭载160纳米厚光学天线(普通纸张约10万纳米厚),整体尺寸甚至小于25美分硬币,可通过毫米级光子芯片发射可重构光束,使树脂在可见光波长照射下快速固化成型。

这款概念验证设备由单枚光子芯片构成,无任何活动部件。芯片表面集成微米级光学天线阵列,通过操控光束射入特制树脂槽。

据介绍,这种树脂经过特殊优化设计,可在特定可见光波长下迅速固化。研究人员成功打印出包括“M-I-T”字母在内的任意二维图案,全程仅需几秒时间。后续,科研人员希望使树脂槽底部的光子芯片发射三维全息可见光,从而一步完成物体整体固化。这种便携设备有望应用于医疗定制(如手术器械部件)与工程现场快速原型制作。

AI快讯

针对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的人力资源诉讼扩大

针对台积电亚利桑那厂的一系列诉讼最初于去年提起,现已扩大到17名原告,他们指控该公司存在一系列歧视性和不安全的做法。原告均为美国公民,他们指控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工厂工作期间对他们存在歧视。这些指控包括在招聘过程中偏向中文能力、对非台湾员工的惯常偏见以及不安全的工作条件。

这些原告均为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的前任或现任员工,他们在诉状中指控该公司存在多项违反安全规定和歧视的行为。

原告声称,台积电倾向于在亚利桑那州工厂聘用台湾或中国大陆的应聘者,因为他们认为“台积电台湾公司的人力资源团队向美国人力资源部门发送了美国台湾/中国大陆应聘者的简历,这些应聘者通常已经具备在美国工作的能力,并且已经经过审查并认为适合聘用。”

据他们称,台积电歧视美国员工的一个主要方式是语言。诉讼称,不仅“根据台湾总部的指示,台积电招聘会的邀请函必须使用中文,以便只吸引符合台积电偏好种族和国籍的学生”,而且为了排除非东亚裔人士,台积电的关键会议也使用中文进行。

台积电亚利桑那州的员工经常被派往台湾接受培训,之后才能开始工作。诉讼称,这些员工“经常被台湾同事排斥,因为台湾同事在他们面前只说国语”。此外,投诉人还声称,这些员工“受到管理层的贬低,工作环境充满敌意”,并且“经常被排除在业务讨论之外,因为谈话通常用国语进行,商业文件也通常用中文书写”。

投诉人称,台积电对国语的偏好也体现在美国的招聘信息中。北美、亚利桑那州和华盛顿州的职位空缺通常会在招聘启事中补充说明,“国语/中文”是必需的、优先的或“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