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塑商业生态:1688如何实现从信息平权到能力平权的跨越

2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商业世界的规则和边界。当AI大模型的巨浪袭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大公司可以投入巨大资源构建自己的AI军团,享受技术带来的代际红利;另一方面,广大中小企业和商家却面临着新的"AI能力鸿沟",旧的"指南针"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战场。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688不仅发布了首个跨境电商智能体"遨虾",更在圆桌会谈中喊出了"懂生意的AI",为数以千万计的中小生意人找到一条跨越这道鸿沟的答案。这场讨论的核心,正是探讨AI如何从一个提效的"工具",进化为共担决策的"合伙人"。

AI实现"看得见"的提效与增长

在商业实践中,最有价值的产品往往是那些能够解决最具摩擦力问题的解决方案。1688CTO霍承富分享道:"解决最有摩擦力的问题的产品,是最有生命力的。"他以玩具行业为例,指出当前商品生命周期极短,从《黑神话·悟空》到labubu,热门产品可能很快就会消失。如何第一时间发现商机,成为买家的核心痛点。

针对这一痛点,1688开发了"AI找厂"和"AI参谋"功能。当买家输入一句模糊的需求,如"想找一家做环保毛绒玩具、500件可起订、有欧美出口经验的工厂"时,系统不再是简单匹配关键词,而是像一个资深采购,理解买家的真实商业意图,精准推荐供应商,并附上产能、资质、履约表现的对比报告,极大缩短了决策周期。

从卖家的角度看,1688商业化负责人齐晓宁观察到:"商家现在关注的焦点已经从'规模'回归到'利润'。"影响利润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产品如何开款,客户从哪里来。

过去,约80%的商家开新款都是看同行和竞对,最终只能陷入价格战。然而,一些有想法的"厂二代"会主动去时装周捕捉流行元素,雇实习生去海外平台看数据,再用生图工具和自己的产品结合,将毛利率从30%提升到90%。这种能力并非人人都有,1688的"AI数字员工"团队正是要帮助商家把这件事做得更快更好,让每个工厂老板都能拥有自己的"创意引擎",辅助经营决策。

夷平壁垒,AI让"全球通"成为可能

跨境电商天然面临更多壁垒,1688跨境负责人一隆指出:"内外贸之间的壁垒,核心是两层:第一层是成本,第二层是效率。"

以小语种市场为例,如土耳其语,语料少,又没有近似语种,99.9%的卖家天然不会去经营这类极小语种市场。但在大模型时代,AI可以同时处理几十种语言,大大降低了市场拓展成本。从运营角度看,招一个西语客服,工资一万多,还只能在中国8小时工作,有时差。而AI客服不需要达到八九分,只要达到六七分,就远远比真人来得高效。它正在成为能干的"本地员工",7x24小时处理全球业务,将中国成熟的商业方法论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的方式在海外应用。

对于新一代年轻人,他们虽然动手能力强,能自己搭建一些工具链路解决问题,但1688仍具有结构化优势。一隆解释道:"下半场真正的优势,第一是私有数据。市面上很少有像我们这种基座型的商业经营体,能够拿到海量甚至货通全球的中国制造的数据。其次是私有的场景和工具。比如我们做AI生图,这有巨大的工程量,有规模效应,不是谁都能干的。"

更重要的是,1688认为未来不能只是把传统员工的每一段职能都AI化,如AI美工、AI买手、AI客服,而应该是端到端的AI,而非AI员工的简单求和。一隆表示:"Agent ready的程度是超乎你想象的,它不是很遥远的未来,可能3-6个月就OK。像基于research生成选品报告,多语言翻译,多模态素材生成,这些过去一年已经被解答得很好了。这个变化来临的周期,会比我们想象的快得多。"

反常识的细节里,藏着"做生意"的真常识

要证明一个AI是否真的"懂生意",不能只看它推出了多少功能,更要看它在关键时刻如何做判断和取舍。这些细节可能不符合通用的产品逻辑,但却很符合"生意人的常识"。

齐晓宁举例说明:"比如老板下了一个指令:'这个月必须把这批库存清了。'一个通用的AI工具可能会给你上百种营销技巧让你自己试。但我们的'数字员工店长'会直接为商家生成几套具体的、可执行的方案,清晰列出每套方案的投入费用、预计完成时间,以及能带来的GMV。"

商家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然后交给AI团队去执行。在商机瞬息万变的时候,商家需要的不是一个选项繁多的工具箱,而是一个能提供确定性、能承担责任的合作伙伴。

在B2B领域,AI推荐"爆款"可能是个陷阱。霍承富指出:"因为算法鼓励所有人去生产同质化的产品,最终结果就是'追共识就只能卷价格了'。一个懂生意的AI应该明白,工厂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模仿爆款,而是它独特的、非结构化的生产能力——可能是某种特殊工艺,可能是对材料的深度理解。"

工厂的痛点在于很难把这些"内功"精准地翻译给买家。1688的AI正在做的,就是把工厂的资产做深度解构和显性化呈现。例如,将工厂在1688的经营年限、每月上新数、老客回购率、客服响应率等买家判断工厂是否靠谱的决策因子,做成一张"显性的思维导图"去呈现。1688不是让所有工厂都去追爆款,而是帮助每个工厂更好地成为自己,并把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呈现给最合适的客户。

齐晓宁补充道:"其实,许多痛点是怎么发现的,包括怎么用AI解决问题,都是跟商家聊天聊出来的,不是在办公室里琢磨出来的。"

从信息平权到能力平权

当AI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业务场景中,它的角色就不再仅仅是一个工具了。AI Agent正在从一个高效的工具,进化成一个有默契的"生意搭子",甚至是深度参与决策的"AI合伙人"。

齐晓宁解释道:"从技术上来说,做一个工具、一个能解决复杂任务的员工,和一个合伙人,是完全不同的三套技术体系。工具是解决单点任务,比如生个图、做个视频。但数字员工要执行的是长周期任务,比如'这个月要清多少货盘',它能够规划并带领商品、客服、营销等不同的垂直模型协同作战,像一个团队。我们现在一周的复杂任务执行准确率能到六七十。"

要成为"合伙人"甚至"企业的操作系统",还需要解决数据问题,特别是企业自身的、非结构化的数据。齐晓宁表示:"如果大模型能理解这些数据,并执行长期任务,它发挥的威力就大多了。到那一步,AI不但能完成复杂任务,还能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帮你中断并给出解决方案,真正成为企业自身的操作系统。"

霍承富则认为:"我们交付的价值就是数字供应链。但是价值创造过程中,可能需要价值受益者(买家、卖家)共建,一个是把资源放在1688,另外一个是把授权放在1688。资源,无论你做增长还是做库存,这些信息都放在1688;授权,比如我就想做某个品类,希望赚多少钱、做什么范围,其他的东西都托管给1688,借1688平台的AI能力、技术底座、供应链的系统能力,去交付给你生意结果。我觉得到那一步才是真正把生意搭子做实,当然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齐晓宁展望道:"最终,我们希望商家能把精力集中在生产更好的商品和做好服务上,不要再去卷流量、卷玩法,被平台经营的复杂性卷进去。而是专注好自己的商品和服务,接入我们构建的这个智能供应链网络,一块把中国制造的效率提高,让中小商家的生意做得更简单、更好。"

结语:AI赋能商业新生态

1688的实践表明,AI正在从根本上重塑商业逻辑,从过去的"信息平权"迈向未来的"能力平权"。平台输出的不再只是信息和匹配,而是做生意的"方法论"和"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AI不再仅仅是提效工具,而是进化为共担决策的"合伙人",帮助中小企业跨越"AI能力鸿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找到新的增长点。1688通过"AI找厂"、"AI参谋"、"数字员工店长"等创新应用,正在构建一个更加智能、高效的商业生态系统,让"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愿景在AI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商业世界将迎来更加智能、高效、普惠的发展新阶段,而1688正是这场变革的重要推动者和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