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机器人融资事件:工厂派投资人眼中的「人形机器人」价值

1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新动向:工厂派投资人的视角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当风险投资还在热烈讨论估值模型时,生产线似乎已经给出了更为直接的答案。灵宝机器人近期完成的近亿元融资,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它揭示了市场对人形机器人实际应用价值的新评估。

工厂的真实需求:柔性与成本

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单一产品的生产周期相对较短,这要求生产线具备高度的柔性。传统的固定式机械臂虽然成本较低,但在面对需要手眼协调和泛化抓取能力的任务时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具备通用操作能力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够承担部分操作任务,对于工厂实现柔性生产、节约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质检环节,人工质检员仍然是主角,而专用质检设备成本高昂且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产品线。因此,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并非空想,而是切实的需求。

null

矿山场景的刚性需求:安全与政策

矿山场景的需求更为刚性,其驱动力超越了单纯的成本考量。国家矿山安全局明确指出,到2026年底要实现“危重岗位机器换人”,这成为了众多企业的硬性指标。井下作业环境恶劣,高温、高湿、有毒气体等都是对工人生命的威胁。因此,机器换人是对人类生命的根本关怀,也是政策的必然要求。

蓝海市场的挑战:技术与投资回报

尽管需求真实存在,但工业场景的机器人应用仍然面临着技术和投资回报(ROI)的双重挑战。

从技术层面来看,虽然大模型在理解人类指令和进行泛化操作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灵巧手”的能力瓶颈限制了机器人在精细操作上的应用。例如,撕掉3C产品背面的精细贴纸、整理纷乱的线束等,对人类来说习以为常的动作,对机器人而言仍然是巨大的挑战。此外,矿井环境对机器人的“本安防爆、抗尘耐用”等特性提出了更高的工程化要求。

从投资回报来看,工业客户对每一笔采购都遵循严格的商业回报逻辑。客户通常要求在12到18个月内收回机器人采购成本。这不仅考验着机器人的售价和效率,更考验着机器人公司对工业流程的理解和成本控制能力。

灵宝机器人的解法:成本与智能的重构

为了应对工业客户对投资回报的严格要求,灵宝机器人在第二代机器人CASBOT 02上进行了一场彻底的、由商业化需求反推的“成本与智能重构”。其中,最核心的改变是对机身进行了“骨架与外壳分离”的模块化、解耦化设计。这种设计不仅显著降低了整机成本和重量,更关键的是,它极大地提升了“装机效率”,为即将到来的小规模量产交付铺平了道路。

null

通过与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合作,灵宝机器人在成本优化方面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目前,CASBOT 02在京东官方售价为32.88万元,精准卡位于行业主流价格带的中段,使其具备了进入大部分B端及一些C端爱好者采购清单的现实可能性。

算法的升级:分层架构与数据采集

在算法方面,灵宝团队也进行了升级。他们发现,单纯的VLA模型在面对工业精细化操作时存在性能瓶颈。为此,他们在VLA模型之上,创新性地加入了“离线-在线两步微调”方法,特别是在线阶段引入强化学习,让机器人能在与真实环境的交互反馈中不断优化策略。同时,其核心优势的灵巧手算法也进行了迭代升级。

与行业内的机器人相比,灵宝的机器人背后的软件算法有几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其一是,是名为“分层端到端”的实用架构。将负责核心任务、可在本地独立运行的“端侧具身模型”,与负责开放式交互、部署在云端的“云侧大模型”分离开。这保证了机器人在网络不佳的工厂能稳定作业,在需要交流的商场又能“连上云”对答如流。

null

在具身智能的赛道上,数据是模型的血液。目前行业内许多公司使用“真机遥操作”的数据采集模式。灵宝CASBOT联合创始人&COO 张淼表示,这种路径有其自身的问题:为了保证数据质量,操作员会下意识地把一个不到 1 秒的动作,放慢到好几秒来完成。而用这种失真的慢数据去训练模型,产出的机器人效率只有人类的 30%,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演示视频需要加速播放。这不适配工厂场景。

灵宝的解法是让“人类自己当教练”——他们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研发了一套“真人域”数据采集系统(带有密集触觉传感器的手套和视觉眼镜),由工程师真人佩戴,以最自然高效的方式完成任务,从源头保证了数据的高质量与“原汁原味”。

量产交付计划:全尺寸双足、轮式机器人与灵巧手

在完成了智能与成本的双重进化后,灵宝清晰的量产交付计划也浮出水面,其商业路径并非单押双足。

灵宝机器人今年也参加了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虽然并未进入前三,但是是场上唯一零失误、零摔倒的机器人。张淼表示,公司对双足的规划,更像是“能够满足多地形通过”即可。

而未来,公司布局了全尺寸双足、轮式机器人、以及可独立销售的灵巧手三条产品线。

“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在三条产品线上分别完成小规模的量产交付,每条线的量级大约在 100 台套左右。”张淼最后强调,“我们的量产,唯一的目标就是为了真实的订单交付。没有客户买单,盲目量产没有意义。”

结论:工业场景的具身智能未来

灵宝机器人的案例表明,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应用并非遥不可及。通过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具身智能有望在工业领域实现真正的价值。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具身智能将在工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工业场景人形机器人应用前景展望

工业场景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尤其是在柔性生产和危险作业环境中。尽管面临技术和投资回报的挑战,但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工业领域实现广泛应用。灵宝机器人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它表明,只有真正理解客户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未来的工业场景中,人形机器人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工人安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形机器人将在工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