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芯片能否支撑大模型训练?DeepSeek R2困境透视与未来展望

1

中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最近决定推迟其新一代AI大模型R2的发布,主要原因是其在尝试使用华为昇腾系列芯片进行模型训练时遇到了持续的技术难题。这一事件不仅对DeepSeek自身的发展战略造成了影响,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中国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尤其是在高端AI芯片领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国产替代之路的复杂性。

自今年1月发布R1模型以来,DeepSeek便在中国官方的鼓励下,积极探索采用华为昇腾处理器来替代此前使用的英伟达系统,以响应国家层面对于关键技术国产化的号召。然而,在R2模型的训练过程中,DeepSeek团队遭遇了一系列棘手的技术问题,使得训练任务无法顺利完成。知情人士透露,这些问题最终促使DeepSeek不得不重新转向英伟达芯片进行模型训练,而华为昇腾芯片则主要用于推理阶段。这一训练策略的调整,直接导致了R2模型原定5月份的发布计划被延迟,使其在日益激烈的AI大模型竞赛中失去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模型训练与推理是人工智能工作流中的两个核心环节。训练是指AI模型通过海量数据学习模式和知识的过程,这需要极高的并行计算能力和稳定的运行环境。而推理则是指模型在训练完成后,利用所学知识对新数据进行预测或生成响应的过程,例如我们日常使用的AI聊天机器人。DeepSeek在训练阶段遇到的困难,无疑暴露了当前国产芯片在承载大规模、高复杂度的AI训练任务时,与国际领先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

此前,已有业内人士指出,相较于英伟达的产品,国产AI芯片在稳定性、芯片间互联速率以及软件生态成熟度方面仍有不足。据悉,为了协助DeepSeek解决训练难题,华为曾派出工程师团队常驻DeepSeek办公室进行技术支持。然而,即便有华为团队的现场协助,DeepSeek也未能成功地在昇腾芯片上完成R2模型的关键训练任务。尽管DeepSeek仍在与华为合作,致力于优化模型使其兼容昇腾芯片以进行推理,但这起事件无疑给国产AI芯片的推广应用蒙上了一层阴影。

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在公司内部对R2模型的进展表达了不满,并积极推动团队投入更多时间来打造一个真正先进的模型,以维持DeepSeek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除了芯片训练的瓶颈,R2模型发布的延迟也部分归因于其更新模型的数据标注工作耗时超出了预期。尽管有中国媒体报道称,R2模型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发布,但此次事件已足以引发行业对国产AI芯片发展路径的深思。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AI研究员Ritwik Gupta指出:“模型是一种可以轻易替换的商品。很多开发者正在使用阿里巴巴的Qwen3,它功能强大且灵活。”Gupta进一步提到,Qwen3借鉴了DeepSeek的核心概念,例如其使模型具备推理能力的训练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高效的实现。

Gupta密切关注华为的AI生态系统发展,他认为华为在使用昇腾芯片进行训练时正经历“成长的烦恼”,但他同时也期待这位中国科技巨头最终能够适应并克服这些挑战。“我们今天没有看到领先的模型在华为芯片上进行训练,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不会发生。这只是时间问题。”他的观点为国产AI芯片的长期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展望,但同时也暗示了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当前,英伟达作为全球芯片制造领域的领导者,正处于中美地缘政治竞争的中心。该公司近期同意将其在中国的部分收入上交给美国政府,以期恢复向中国销售其H20芯片。英伟达曾表示,开发者在构建成功的AI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放弃整个市场和开发者只会损害美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这一表态无疑凸显了其芯片在全球AI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和不可替代性。

国产AI芯片的挑战与机遇并存。要实现真正的自给自足,不仅仅需要强大的硬件性能,更需要一个成熟、完善的软件生态系统。这包括从底层的驱动程序、编译器,到上层的深度学习框架优化、开发工具和丰富的算法库。英伟达凭借CUDA平台构建了一个庞大而活跃的开发者社区,其软件栈的深度和广度是任何后来者都难以在短期内复制的优势。华为昇腾要迎头赶上,除了持续的硬件迭代和性能提升,更关键的是要在软件生态建设上加大投入,吸引并培育大量的开发者,形成良性循环。

大模型训练对算力的需求是空前的。这不仅仅是单个芯片性能的问题,更是大规模集群协作、高效数据传输和负载均衡的系统工程。在这一背景下,国产芯片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核心技术瓶颈:

1. 提升单芯片核心性能与功耗比

虽然华为昇腾芯片在部分指标上有所突破,但在高性能计算的持续性、内存带宽和浮点运算效率上仍需进一步优化,以满足大模型训练对极致算力的要求。

2. 增强芯片间高速互联技术

大模型训练往往涉及数百甚至数千颗芯片协同工作。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延迟直接影响训练效率。英伟达的NVLink技术提供了高带宽、低延迟的直连方案,这是国产芯片急需追赶的领域。

3. 完善和优化软件栈与开发工具链

一个强大且易用的软件生态系统是吸引开发者的关键。国产芯片需要提供对主流深度学习框架(如PyTorch、TensorFlow)的深度优化支持,以及完善的调试工具、性能分析工具和丰富的算法库,降低开发门槛,提高开发效率。

4. 构建健康的开发者社区与人才培养体系

开发者是生态建设的核心。通过提供优质的技术文档、培训课程、在线支持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国产AI芯片平台,共同贡献力量,加速生态成熟。

DeepSeek的案例是国产AI芯片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缩影。它提醒我们,技术突破并非一蹴而就,尤其是在高度复杂的AI芯片领域。面对美国的出口管制和技术壁垒,中国科技企业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加大研发投入,并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国际合作,在自主创新的同时,借鉴全球先进经验。虽然“成长的烦恼”是必然经历的阶段,但随着中国在AI领域持续投入和政策支持,国产AI芯片有望在未来逐步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最终实现AI大模型训练的国产化目标。这不仅关乎技术自主,更关乎国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