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AI替代员工的真相:澳洲最大银行为何被迫召回45名员工?

1

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渗透各行各业,金融业尤甚。各大银行纷纷尝试通过引入AI来优化运营、提升效率,并寄希望于自动化能够削减大量人力成本。然而,这种激进的转型并非总能一帆风顺,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声誉受损和员工信任危机。近期,澳大利亚最大的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CBA)的案例,便为全球金融机构敲响了警钟,揭示了在AI驱动的变革中,仓促决策和虚假宣传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AI替代的幻象与工会的揭露

故事的开端发生在CBA内部。该银行曾对外宣称,其部署的AI驱动“语音机器人”在处理客户来电方面表现卓越,甚至超越了人类员工的效率。基于这一“显著成效”,CBA在一个月前宣布,45名长期从事客户服务工作的员工因岗位冗余而被解雇。这些员工中不乏在银行服务数十载的老员工,他们的突然失业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CBA当时信誓旦旦地表示,AI聊天机器人的引入使得每周的电话量减少了2000个,从而使得这些岗位不再必要。然而,被解雇的员工们很快察觉到情况并非银行所言。他们发现,在他们被解雇期间,实际的电话量反而呈现上升趋势。为了应对激增的来电,CBA甚至不得不向在职员工提供加班机会,并调动管理层人员加入一线接听电话的行列,以勉强维持运营。这种前后矛盾的局面,使得员工们对银行的真实意图产生了强烈质疑。

历史悠久的联邦银行大楼

正是基于员工的亲身经历和证据,澳大利亚主要的金融服务工会(Finance Sector Union, FSU)介入了这场劳资纠纷。FSU代表被解雇的员工,将CBA告上了公平工作法庭。工会指控CBA未能充分解释这些岗位为何被裁,并且进一步指出,CBA似乎正在印度招聘类似职位,这让外界猜测,银行可能打着AI转型的幌子,实则在秘密推动工作外包,以期降低成本。

误判背后:效率与劳资信任的深渊

在法庭的质询下,CBA的“效率神话”终于破灭。银行不得不承认,在解雇员工时,他们未能充分考虑到“电话量增加会在未来几个月持续”这一情况。CBA在法庭上亲口确认:“这个错误意味着这些岗位并非冗余。”这一表态无异于自揭谎言,也印证了工会和员工们的说法。

CBA的这一“错误”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误判,更深层次地暴露出企业在追求技术进步和成本效益时,可能忽视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仓促上马的AI项目,在缺乏全面、严谨的评估下,不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损害了员工权益,造成了巨大的劳资矛盾。此事件提醒我们,AI并非万能灵药,其部署需要审慎规划,充分考量其对现有业务流程和员工队伍的真实影响。

银行随后向受影响的员工表达了歉意,并提供了三种选择:一是回到原来的岗位,二是选择银行内其他职位,三是接受离职补偿金。CBA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我们已向相关员工道歉,并承认在评估所需岗位方面应更周全。”虽然银行表示了歉意并提供了补救措施,但对于这些员工而言,“伤害已经造成”。他们已经承受了被裁员的巨大压力和对生计的担忧。这种信任的破裂,即使通过召回也难以完全弥补。FSU发言人指出,虽然无法确认具体有多少员工选择离开,但考虑到他们所受到的待遇,选择离职的人数可能不低。

银行业AI转型的警示录

CBA的案例并非孤立。今年早些时候,彭博情报的一份报告预测,未来三到五年内,全球银行可能会因AI的广泛应用而削减多达2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后台、中台和运营部门被认为是“风险最高”的领域。这份报告反映了业界对AI取代人力的普遍预期和趋势。然而,CBA的经历却为这种趋势增添了一抹警示色彩。

联邦银行

CBA的反复无常表明,一些银行可能急于推进AI计划,并解雇员工,却未能透彻理解这些举措对其业务的潜在影响。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不仅可能导致运营混乱,更会引发严重的社会责任问题。一个健康的商业生态,需要在技术创新、企业效益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忽视员工福祉,片面追求技术带来的短期利好,往往会招致长期的负面效应。

尽管CBA在员工问题上遭遇了挫折,但其拥抱AI的步伐并未停止。就在最近,CBA宣布与OpenAI建立合作关系,旨在探索先进的生成式AI解决方案,以加强诈骗检测并提供更个性化的客户服务。银行声称,此举并非为了进一步裁员,而是致力于“投资我们的员工及其AI熟练度,以便他们能更好地更好地支持客户”,并“在整个员工队伍中嵌入负责任的AI使用”。

负责任AI的真实考量与持续的劳资博弈

“负责任的AI使用”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议题。CBA的经验表明,仅仅口头承诺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实践。一个真正负责任的AI战略,必须包括对员工的充分咨询、透明的沟通、以及对可能产生的人力资源影响进行详尽的预评估。当AI被引入时,企业应确保有明确的机制来衡量其真实效益,而非仅仅依赖预设的乐观预期。同时,对于受影响的员工,应提供充足的再培训机会和职业转型支持,而非简单地以“冗余”为由解雇。

FSU表示,尽管裁员之争暂时告一段落,但他们与CBA在公平工作委员会的纠纷仍在继续,焦点在于银行在引入AI时未能履行其咨询义务。这进一步强调了劳资协商在技术变革中的关键作用。工会呼吁,企业在引入可能影响员工就业的技术时,必须与员工代表进行真诚而充分的协商,尊重员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从CBA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汲取深刻教训。AI技术无疑拥有巨大的潜力,可以为金融服务带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创新。然而,它的部署绝不能以牺牲员工权益和企业诚信为代价。银行及其他行业的领导者必须以更为审慎和负责的态度对待AI转型,确保技术进步能够与社会责任并行不悖,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可持续的未来工作环境。唯有如此,AI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而非制造新的矛盾和不公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