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巨头博弈:OpenAI降配门与苹果ChatGPT战略转向

2

OpenAI「降配门」引发行业信任危机

近期,OpenAI因未经用户同意将付费版本的GPT-4、GPT-5模型「降级」为低算力模型而陷入舆论漩涡。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开发者和用户的强烈不满,更暴露了AI行业在模型透明度与用户权益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事件始末:被「偷换」的付费服务

9月28日,大量开发者和用户发现,ChatGPT在未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将付费版本的GPT-4、GPT-5模型悄然替换为新的低算力模型(如gpt-5-chat-safety)。当用户讨论情感类话题或敏感内容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到「敏感模型」,而这种切换并未在任何官方文档中说明。

OpenAI随后回应称,这种切换属于「安全路由测试」,目的是在用户对话触及敏感、情绪化话题时,路由到更「严谨」的模型进行处理。公司强调这一行为是临时性的,未来ChatGPT会在询问时向用户说明所用模型。

行业影响:信任危机与用户权益争议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核心争议:当用户付费选择了特定模型,却被默默降级,其「选择权」与「知情权」如何保障?多位行业专家指出,AI厂商在算法控制、模型切换、资源分配背后实施的「模糊策略」,正逐步成为新的用户焦虑。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一事件可能动摇用户对AI服务的信任基础。随着AI技术深入日常生活,用户对透明度和可预测性的需求日益增长,而OpenAI的此次操作无疑为行业敲响了警钟。

苹果AI战略转向:从系统集成到对话式体验

与OpenAI的信任危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苹果正悄悄调整其AI战略方向,从强调系统集成转向重视对话式AI体验。

从Apple Intelligence到内部测试ChatGPT类应用

去年,苹果在发布会上展示了以系统集成为核心的AI功能,如邮件分类、生成表情符号Genmoji,以及文本编辑和摘要工具。当时苹果强调用户不会在意聊天机器人,但现在看来这一策略略显失策。

据彭博社马克·古尔曼报道,苹果已在内部测试一款类似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应用,代号为Veritas。不过,该应用目前仅用于验证新一代Siri技术,并未计划对消费者开放。

新团队与新方向:对话式AI的崛起

进入2025年后,苹果逐渐承认对话式体验的重要性。8月,苹果成立了名为Answers,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AKI)的新团队,近期又传出公司正在开发一款AI驱动的网页搜索工具,更接近ChatGPT和Perplexity的定位。

古尔曼表示,其工作核心仍是代号为Project Linwood的全新Siri,预计最早将在明年3月亮相。这一系列调整表明,苹果正重新评估其在AI领域的战略定位,从封闭的系统集成向更开放的对话式体验转变。

硬件与服务的双重革新

除了AI战略的调整,苹果在硬件产品线上的布局也备受关注。古尔曼在最新一期Power On中提到,首批搭载M5芯片的MacBook Pro/Air及两款全新显示器接近量产,iPhone 17e与新iPad也将在明年上半年登场。

M5芯片Mac产品线即将更新

消息人士透露,苹果新一代MacBook Pro(代号J714、J716)、MacBook Air(代号J813、J815)以及两款全新Mac显示器(代号J427、J527)已接近量产。这些设备计划在今年年底至明年第一季度之间推出。

除Mac之外,苹果还将在明年上半年推出iPhone 17e、一款新低端iPad以及更新版iPad Air。其中,iPhone 17与17e的差距将明显大于上一代16系列,有助于消费者更清晰地区分不同产品层级。

用户体验的持续优化

与此同时,苹果CEO蒂姆・库克在内部邮件中宣布了感恩节放假相关安排,并感谢员工过去一年的努力,苹果将在感恩节前额外提供带薪休假。这一举措反映了苹果在员工关怀与用户体验上的持续投入。

百度「萝卜快跑」进军香港自动驾驶市场

在AI应用领域,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已向香港相关部门提交测试申请,计划在启德邮轮码头附近青年驿站、AIRSIDE及九龙湾MegaBox对出零碳天地等区域开展路测。

商业化进程加速

该项目将于下周一(9月29日)向观塘及九龙城区议会征询意见,若审批通过,最快有望于2025年底启动实地测试。百度智能驾驶国际化业务总经理牛昊天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透露,随着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及自动驾驶车队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当前萝卜快跑在中国内地业务运营效益正不断改善。

盈利模式的探索

据悉,萝卜快跑已在多个城市实现「盈亏平衡」,为后续大规模部署自动驾驶出租车提供了商业依据。但整个业务部门层面实现盈利仍需时日。这一进展表明,百度在自动驾驶商业化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为全球市场拓展奠定了基础。

NVIDIA与OpenAI:从投资到战略合作

在AI基础设施领域,NVIDIA与OpenAI的关系也备受关注。NVIDIA CEO黄仁勋在最新访谈中透露,OpenAI一早就寻求NVIDIA的投资,但「当时太穷了,应该把所有的钱都给他们。」

千亿美元投资计划

前不久NVIDIA官方宣布计划向OpenAI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OpenAI则要用这笔钱构建至少10GW的AI数据中心,全用NVIDIA的系统。黄仁勋认为:「OpenAI大概率会成为下一个万亿级超大规模公司。」

投资与业务的独立性

对于「NVIDIA投资OpenAI是为了通过投资变相让OpenAI采购自家芯片,间接实现循环收入」的质疑,黄仁勋强调「投资与营收完全独立」。他认为现在只是投资OpenAI的一个机会,毕竟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规模的公司谁都想成为投资人。

这一合作不仅反映了AI基础设施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展示了科技巨头们在生态构建与战略布局上的长远眼光。

中国科技企业的国际化步伐

除百度外,中国其他科技企业也在加速国际化进程。小米SU7 Ultra首次在日本亮相,展示了高端纯电动汽车的技术实力;美团在全国近两百城开展骑手「不闯红灯」安全激励活动,体现了对社会责任的重视;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回应被「限高」事件,展现了企业家的坚韧与担当。

小米SU7 Ultra日本首秀

小米科技的日本法人26日在东京秋叶原举行发布会,首次在日本展示高端纯电动汽车小米SU7 Ultra。据称,该车在日本的发售时间未定。小米还公布了在各大城市开设更多智能手机和家电等销售门店「Xiaomi Store」的计划。

美团骑手安全激励活动

9月,美团在北京、深圳、广州、成都等17城开展骑手「不闯红灯」安全激励活动。活动期间,骑手当日保持「0闯红灯」,并达到所在城市的单量门槛要求,即可获得现金激励。10月1日至8日,美团首次将该活动推广至全国近两百城,并宣布1亿元安全骑行奖金池正式落地。

零跑汽车的挑战与机遇

就零跑汽车因业务纠纷被强制执行一事,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在其朋友圈上发文称,3天的「限高」今天总算解除了,这次风波也暴露了团队的一些不足,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这次事件也更加坚定了其对零跑的信心。「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经营企业真的不容易,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督促和支持。」

AI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

AI技术的应用正不断拓展到各个行业。据外媒Automaton报道,东京电玩展举办方日本计算机娱乐供应商协会(CESA)在6和7月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51%的日本游戏公司都在使用AI开发游戏,调查对象包括Capcom、Level-5、Square Enix、世嘉等众多大型开发商和独立游戏开发商。

AI在游戏开发中的多元化应用

这些公司表示,他们使用AI来生成视觉游戏资产、故事,文本生成以及辅助编程。此外,32%的CESA会员公司还表示,他们正在使用AI来协助开发内部游戏引擎。一些CESA成员已经公开承认在使用AI,其中包括Level-5和Capcom。

消费者应用的持续创新

在消费者应用领域,微信推出了聊天发实况照片和误删聊天撤回两项新功能;一加15手机开启预约,首发「航天级纳米瓷金属」中框和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但苹果iOS闹钟无法识别调休日的问题依然存在,反映了科技产品在本地化适应上的挑战。

结语:科技行业的转型与挑战

从OpenAI的降配门到苹果的AI战略转向,从百度的自动驾驶国际化到NVIDIA的巨额投资,从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到AI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科技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与挑战。

这些事件不仅反映了技术的快速迭代,也揭示了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用户体验优化、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的持续探索。在AI技术深入重塑各行各业的今天,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用户权益,如何协调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如何处理全球化与本地化的关系,将成为科技企业必须面对的核心议题。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科技行业将迎来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大的价值。